弟子规:父母叫孩子的名字,孩子理都不理,这种现象存在吗
母叫孩子的名字,孩子理都不理,这种现象存在吗?别不信,真的很多,太多父母自己都不明白,辛苦教育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接上文,继续来看《弟子规》,正文的第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
首先来理解字和词的意思。
“呼”是呼叫的意思,呼这个字的含义是从口中向外发出声音;
“应”是回应、回答的意思;

"呼"并非是自言自语的发出声音,而是有指向性的,比如叫你的名字或问你话,指向的对象就是你。因为“呼”有指向性,所以“呼”的一方会期待被指向的一方能及时的回应,否则交流就是不完整的,心里会是落空状态。
有呼没有应好比有呼没有吸,把气呼出去了,还要吸进来气,否者就没有新的氧气进入身体了,只呼不吸,人是受不了的,不信你试试。
父母呼叫我们的名字或问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即便有时候你认为是没事叫你,也是有原因的,比如你待在屋里,父母叫了一声,你回应了一声,然后父母没在继续跟你说话,这种情况不是无缘无故的叫你,而是确定你现在是否在屋里。
简单的说这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假如你叫别人名字,别人没有回应,你也会有一种落空的感觉或者尴尬。何况是父母呼叫你的时候。
接着看“勿”和“缓”字,勿是不要的意思;“缓”是慢、不慌不满、慢慢悠悠的意思,也就是不重视。

我之前看过一篇批判《弟子规》的文章,作者列举的理由其中一条是说《弟子规》里“勿”字太多,学弟子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主性。
显然这位作者对“勿”字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他把“勿”这个字本身理解成一种限制、一种束缚,可是“勿”字仅仅是个副词,副词怎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副词加名词才会有具体意思的表达,但他并不没有解释勿字后面的名词是什么,而是直接下结论,显然很草率,所以他不但理解错了,而且对《弟子规》没有认真的分析过。
今日热点

来源:刘小州
家里来客人,孩子要求更容易被满足?父母妥协,是孩子试探的开始
来源:福林妈咪
孩子阅读不是看的书越多越好,带输出的阅读,才能把书读懂、读透
来源:老爸育儿也疯狂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备考计划
来源:男生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
初中生养成这些习惯,成绩多半不会差,为孩子收藏!
来源:教育锦囊
宝妈催促10岁孩子起来学习,中医爷爷强烈反对,7点前坚决不起床
来源:暮沐妈咪
孩子,你根本没资格抱怨读书苦!老师家长们转给孩子看看
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
原创 当代孩子越来越不快乐,都是“精英教育”惹得祸
来源:爱宝育儿
孩子2大缺爱表现,与“高情商”压根挂不上边,父母却还沾沾自喜
来源:90育儿
初中到高中妈妈一定要为孩子做好这十四件事......
来源:教你当及格妈妈
弟子规:如果与周围的人和事儿格格不入,说明什么
来源:刘小州
【亲子沟通营】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来源:东疆好少年
俞敏洪: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来源:快乐成长联盟
弟子规:学习古典著作应该在下课之后空闲时间进行
来源:刘小州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学会自我安全防范更重要
来源:康桥教育集团
刷屏!杭州小学生头戴“一米帽”上学 上海初高三开学,进校测体温,间隔吃午饭,体温早晚报
来源:上海奉贤看点
高陵区“名师+”研修共同体及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启动仪式举行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第一批线上培训机构白名单出炉!
来源:未来网教育
「大家大作」推选中国绘画艺术名家---张玉峰
来源:文化艺术传媒
事业编制将在2020取消完成!然而,这类人的工资却会大幅上涨!
来源:老宋聊教育
青岛市长孟凡利调研学校开学复课准备工作
来源:凤凰网青岛综合
湖南各地高校做好复课准备
来源:晨郴州
千万中学生的无奈:物理是名校敲门砖,如何才能不放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门峡市湖滨区大安小学:着力师生培训 喜迎学生复学
来源:三门峡校园网
零基础考生应如何备考消防工程师考试
来源:唐禾教育
“硬核”科技助力返校复课 南沙1万多名高三初三师生回校啦!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考研参考书别用错了!这些误区要避免!
来源:恩波考研
周苏珊:立足本职,用点滴付出浇灌花朵
来源:最临沂
多地取消学生五一假!“不建议占用假期补课”话题被刷爆
来源:未来网教育
家国情怀篇‖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来源:智秦数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