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专家为您支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3月24日,“世纪婴儿”猝死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世纪婴儿”千千母亲发布讣告称,2000年0点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去世,年仅25岁。据报道,千千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人们在惋惜的同时,“猝死”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年纪轻轻怎么就猝死了?”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康慧元医生介绍,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4.4万,位居全球首位;每1分钟就有一人倒下,而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3%。“30岁至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猝死事件提醒我们,青壮年群体的猝死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为什么猝死盯上了年轻人?康慧元表示,主要与部分年轻人长期压力大、作息紊乱、过度疲劳、忽视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长期慢性疲劳以及精神紧张处于应激状态,是无明确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诱因。
康慧元提醒,早期识别猝死前的8个危险信号,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惕:昏厥,不明原因疲乏;眼前发黑;心慌、心跳过缓;胸闷、胸痛、气促;肩颈、手臂放射痛;手心、颈部、后背、脚掌等大量出汗;反复发生的胃肠道不适;四肢麻木。存在猝死高危因素的人,如果出现以上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预防心源性猝死:
健康饮食: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盐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脏疾病风险,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蔬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进心脏健康。建议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情绪调节:冥想、深呼吸可降低应激反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保持规律作息。
定期筛查:定期筛查心电图、血压、血脂、心脏彩超等,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合肥众好医院治疗直肠息肉医术靠谱服务正规
来源:鲁网
-
孕8-10周是胎停、流产高发期,家恩德运生殖医生揭秘4大原因!
来源:鲁网
-
寻因生物SeekOne® DD 单细胞 ATAC + RNA多组学正式上市发布,解锁生命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来源:鲁网
-
糖尿病大课堂第24期:糖尿病常见误区大揭秘 你中招了吗?
来源:大众网
-
运动汇丨春季补肝宜吃“甘” 不等于吃糖
来源: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什么?
来源: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
传承岐黄薪火 弘扬中医文化——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诊了
来源:鲁网
-
“玄黄识仪” 亮相 2025 中关村论坛 掀起 AI 健康新热潮
来源:北青网
-
合成生物新势力!多美康生物重组胶原蛋白1068领跑人源胶原蛋白赛道
来源:鲁网
-
苗医生祛痘技术大革新,0感祛痘开启无痕美肌时代
来源:鲁网
-
荟敏堂·周超凡荣获“致敬医界丰碑·十大医学泰斗”
来源:鲁网
-
西瓜羊角蜜等瓜类水果大量上市 有摊位一天卖出上万斤西瓜
来源:杭州网
-
如何判断花粉过敏还是感冒?专家解答
来源: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
如何科学、健康减重?临沂医疗机构为你 “量身定制” 方案
来源:大众网
-
国家喊你科学瘦身!临沂疾控专家教你“吃动结合”甩掉多余脂肪
来源:大众网
-
体重管理一起行动 央视报道太原高校减脂餐受欢迎
来源:太原日报
-
怎么减肥好?③|辟谷是“王道”还是“邪路”?
来源:杭州网
-
怎么减肥好?②|“减肥神针”司美格鲁肽能不能自己打?
来源:杭州网
-
怎么减肥好?⑥|运动减肥,越减越重?
来源:杭州网
-
内卷口味 外圈包装 传统青团玩出新花样
来源: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