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注定刘备只能止步三国鼎立,无法统一天下
诸葛亮初登三国舞台,便以一篇《隆中对》华丽亮相,让一直迷茫的刘备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一幅宏伟的战略蓝图。刘备正是依照这个蓝图去逐步实施,终于实现了初步战略目标——“三足鼎立”。然而,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只进行了一半就夭折了,兴复汉室的终极目标却没能最终实现,原因就在于《隆中对》的提出先天不足,其中隐藏着一个致命的漏洞。

一、占据荆州是“隆中对”的关键
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在草庐之中为刘备谋划了争霸天下的战略方案,史称“隆中对”,其要点总结起来就是“保有荆益,联合东吴,北伐曹魏”。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刘备要想实现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梦想,必须实行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夺取荆、益二州作为根据地,形成“三足鼎立”的战略格局,对外与东吴结盟共抗曹魏,对内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一统天下积蓄力量。第二步是待时机成熟,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同时进攻曹魏,问鼎中原。
隆中决策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两个关键条件,一个是能否占有和巩固荆益两州,一个是能否和东吴维持坚不可摧的同盟关系,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能与东吴结盟,单凭荆益二州的资源,显然还无法与强大的曹魏抗衡,最终还是难逃被吞并的命运;但如果仅和东吴结成统一战线,而无法全据荆益之地,即使灭掉了曹魏,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辛苦一场忙,无端为东吴做了嫁衣裳。

而跨有荆益,关键在于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只有完全控制了荆州,才有可能以此为根据地进取益州,也才有可能向北威胁曹魏统治的心脏地区。整个隆中决策,都是以占据荆州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荆州,一切都无从谈起。
站在刘备集团的角度来看,隆中决策分析透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完整,的确算得上一个近乎完美的方案,但是诸葛亮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东吴孙权的想法和他一致吗?
二、东吴版“隆中对”重点也是荆州
诸葛亮制定隆中决策,先入为主地把孙权设定成了一个偏安一隅胸无大志的人物,但事实上,孙权不会心甘情愿替刘备服务,他争图天下的志向并不比刘备小。建安五年,年方十七岁的孙权刚从兄长孙策手中接过权力棒,就有了称霸天下的志向。

他不会躺在父兄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做一个庸碌无为的守成之主,而是要像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开创威震天下的王霸之业。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后,孙权的理想又进一步升级:
今日热点

来源:小天说历史
诸葛亮聪明盖世,文武双全,为何无法带领蜀汉一统天下?
来源:历史观察哨
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眼光长远,如若不是这两件事,天下归刘
来源:琳琳说历史
都以为诸葛亮北伐,是在坚持“隆中对”规划,实际上恰恰相反
来源:张生全精彩历史
诸葛亮“隆中对”分析天下,可为何偏偏这个地方只是提了一句?
来源:琳琳说历史
原创 谈谈诸葛亮的《隆中对》:达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来源:历史百家汇
刘备若一统天下,四大谋士除了他,都将被兔死狗烹,包括诸葛亮
来源:嘻哈快乐人生
诸葛亮《隆中对》为什么认为“跨有荆、益”就可以争夺天下呢
来源:光君历史
诸葛亮的千古一策《隆中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来源:鱼羊秘史
《隆中对》为何没能实现? 浅析诸葛亮的功与过
来源:湛可爱sun
为什么“隆中对”注定要失败
来源:故人细说史
若刘备没有招揽到诸葛亮,会何去何从?其实他另有打算
来源:颠覆历史观
浅谈蜀汉集团的军事战略:失去荆州也就失去了实现隆中对的梦想
来源:历史百家汇
刘备为何能三分天下?除了诸葛亮的辅佐,他还有五个过人之处
来源:鲸鲸说历史
卧龙在南阳种地多年,为何单等刘玄德?隆中对里早有答案
来源:搜狐新闻
中国最牛的三个兄弟,一个上将,一个省委书记,还有一个国家主席
来源:于水于火
中国最罕见的3个姓氏,男女无论取什么名都不好听,不信你试试
来源:天涯看点历史
江西的骄傲,海昏侯墓考古重大发现,它消失了1800年终于重见天日
来源:文玩领域
康熙临终前对一大臣说:你功劳太大,准备殉葬!保住大清百年基业
来源:摄诗文史版
他是国民党战区司令,连日军见了他都头疼,为何晚年成了村官?
来源:壮哥平天下
吕布之死真相大白,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太惨了,难怪史书不敢写
来源:搜狐新闻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有三人被撤销战犯身份,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来源:悟空谈历史
兵马俑中有一张“脸”,科学家也无法给出解释,现在不让出国展览
来源:不不吃饭太慢
镜头下:一百年前中国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才明白现在的我们很幸福
来源:小夏历史说
“东山再起”的由来,何为东山?
来源:写天下
多尔衮十世孙身穿黄马褂,留大辫子,要求住进故宫,曾大闹火车站
来源:古来征战吾必回
原创 我国的抗日名将在日本人眼里,刘伯承竟然排最后一名,第一位是谁
来源:漠北狼烟
逃兵带16名寡妇隐居,用百年造就一个国家,这造人功夫真让人佩服
来源:话史西
执行枪决时,为什么死刑犯会主动跪下?老狱警说出了三个原因
来源:跟你说阁史
朴槿惠的书法水平令众多“大师”汗颜
来源:墨水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