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多名考生高考成绩拟取消,警醒!
作者:邢妍妍
高考成绩还没出,但已有考生因为考试违规,面临可能被取消成绩的结果。

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高考违规考生处理公告,公布被认定为考试违规的考生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违规事实、拟处理意见和处理依据。违规事实中显示,有考生携带了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还有考生携带了与考试有关的材料参加考试,均予以取消成绩的处理。
此外,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也在其官网通报,今年山东高考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其中1人携带手机、33人夹带小抄、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
今年的高考较往年确实有诸多“特殊”之处。受疫情影响,考试时间延后一个月,部分地区考生需佩戴口罩参加考试,还有部分考生面临着高温闷热或是暴雨的极端天气。种种不利因素下,每位考生都面临着不小的心理压力,但这不能成为某些人高考舞弊的借口,更不能成为公平底线被洞穿的缺口。
越是充满挑战,就越要严格保障高考的公平不受侵犯。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发文明确四个“最严”——以最严格的措施,加强考试防疫;以最严厉的手段,确保考试安全;以最严谨的态度,优化考试服务;以最严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
四个“最严”,铿锵有力,是对这届“很难”的考生最直白的保护,也是对高考所应秉持态度的最直观展现。
诚然,高考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它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们在人生的环环相扣中拥有向上的无限可能。也正因为高考可以让“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才愿意以最努力的姿态迎接这场“全民筛选”,允许它赋予我们一个机会,去品尝成功,也感受落败。
但前提是,这结果必须是公平对比而来。若是有人公然藐视规则,错拿别人的人生赌自己的前途,又何谈公平与正义?
这也是为何每当有高考舞弊的相关新闻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就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原因。高考牵动着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它所承载着的,不只是一次考试,还是国家对于储备人才、调节社会阶层流动的需要,更是全社会对努力奋斗这一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与期待,这种期待,是超越个体,辐射整个社会的。
也正因为此,高考公平容不得一丝瑕疵,它需要在全社会的监督下,“阳光运行”。而面对错误的姿态,更能窥见规则制定的弹性。对上述舞弊事件,相关教育部门及时做出调查,并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就将处罚结果公示,避免了其他考生的成绩排名因此而受到牵连。
这不但是对所有考生的保护,也是对既定规则最强有力的捍卫,同时也是在向其他规则破坏者释放一个信号,高考公平容不得任何人践踏。
此外,我们也应该反思,在教育改革不断向着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方向推进时,还有哪些程序和关口依然存在漏洞,得以让舞弊者“钻了空子”。由此,及早审视,尽早规避,让制度更完善,保证每位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方能不辜负学子们曾流下的那些汗水和泪水。
今日热点
来源:光明网
2020考生最关心的齐鲁医药学院专业招生计划分布都在这儿
来源:齐鲁壹点
浙江、山东查处共59名高考违规考生 拟取消高考成绩
来源:凤凰网
北京中考:垃圾分类入题,生物(化学)考试绿色成热门话题
来源:北青网
利用系统漏洞修改成绩 黑客非法获利终获刑
来源:灵寿普法
多省份7月23日至26日可查高考成绩
来源:会师高速交警
北京自考生注意啦!8月考试需要提前准备健康码,你知道吗?
来源:北师大教科文中心
2020军校招生计划发布,面向浙江招355名高考生
来源:光明网
发放贷款158.7亿元 娄底金融机构“晒”稳企保就业成绩单
来源:红网娄底站
严查作弊!浙江12名考生高考成绩无效
来源:央视网
3.2%!由负转正!一组图看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来源:央视网
云南高考生注意!7月27日起填志愿 9月底完成录取
来源:掌上春城
新医改启动十周年 报告列出“成绩单”和“备忘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高考:大疫之下的大国之考
来源:央视网
深圳一公厕走红:不仅成为地标建筑,而且高颜值还高科技
来源:侃侃儿谈
四川德阳与云南红河的2020年一季度GDP来看,两者成绩如何
来源:城市大比拼
明日零时起,降级!
来源:光明网
世界上最小的小镇,居民所剩无几,下午就天黑
来源:侃侃儿谈
广西南宁:在南宁城中村,你们找到“家”了吗?
来源:酒叔先生
河南邓州法院:“软暴力”讨债,59人涉恶被判
来源:社会热点曝光
丽水市经开区投资促进部部长应刚秋到访众农联
来源:众农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