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它仍是我心中最伟大的犯罪片
而当片头字幕走完时,演员名单里并没有出现凯文·史派西的名字,在当年上映时的海报里,也从未出现史派西的名字,只可能是考虑到,不如此的话,熟悉电影行业游戏规则的观众可能太容易把史派西和凶手关联起来。
在影片的正片结束后,片尾字幕首先出现的,却是单独的两行“凯文·史派西饰演约翰·杜”。放眼整个电影史,这也是一个反派不可多得的礼遇。
如果把类型片视为一场好人与坏人终有一方取胜的游戏,那么在《七宗罪》这场游戏里,好人就是注定要输的那一方。正如约翰·杜在囚车里向米尔斯吐露的那样,整起案件,从线索的追查到他本人的伏法,全都是在他的主观意愿下进行。

约翰·杜
唯一的例外,是米尔斯和萨默塞特追查到了他的住处。在约翰·杜的住处,米尔斯才意识到凶手就是之前那个在案发现场第一时间来询问并拍照的记者。但在随后两人跟着线索来到“狂野比尔皮具店”调查时,店主说出“那人有点一瘸一拐”时,两人却都未留意到门口就有一个一瘸一拐的人经过。
由始至终,约翰·杜都在幕后牢牢掌控着局面。相较之下,米尔斯和萨默塞特更像是被这个“圣徒”选中的两位见证者。事实上,从萨默塞特意识到这些连环案件是一场“布道”的那一刻起,就对破案不抱什么希望。
他那一丝不苟的生活方式、处变不惊的性格、对案件思考的角度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与约翰·杜遥相呼应。与约翰·杜一样,他也对这个充斥着罪恶与冷漠的世界厌倦至极,因此甚至拒绝把自己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全片收尾的那句独白——“海明威说‘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就是最好的注脚。

萨默塞特
与萨默塞特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米尔斯。他是一个天然的乐观派,相信案件必破,凶手必定会被逮捕得到惩罚,他自己也会成为英雄。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来,米尔斯都是那个更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主人公。但他的浮躁和脆弱也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出来。
当他与约翰·杜第一次交手,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最终却被对方制服时,其实就已经开始“愤怒”了。懊丧与挫败感让他的怒火被迅速点燃。大概也正是从那时起,约翰·杜就已经把他当做了“布道”新计划的最后一环。

米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