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PC鸿蒙到底行不行!我们问了几位开发者的真实感受

此外,片场还告诉我,相比其他平台上用的第三方地图 SDK ,整合了鸿蒙系统的 Map Kit 地图组件后,片场无论是地图缩放、选点、转换都特丝滑,反馈更准确。

不仅仅是体验上的丝滑程度,相较于接入第三方的 SDK ,接入鸿蒙系统层级的能力能让 APP 安装包更小,占用内存更少,使用流畅度更高。

鹏云老师也提到,在鸿蒙系统层级的消息推送支持下,消息抵达率能接近 99% ,而之前因为消息推送涉及不同厂商的 SDK 以及多个对接环节等,任何一家都没法达到这个标准,消息抵达率在 70%~80% 。

类似这样只存在于鸿蒙的体验,还广泛出现在跨设备的场景下。

此前,我们跟 CAD 看图王的研发总监李冬沟通时,他也给咱展示了图纸界的应用接续:在手机上浏览图纸,可以通过应用接续,快速切换到其他设备上修改,在 Pad 上打开,视图位置跟手机的完全一样。

在 Pad 上插入图片批注时,也可以快速选择手机相册或直接用手机拍照。

对于大型开发者来说,这些工具实打实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而对于中小型开发者来说,也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小成本迭代软件,甚至快速尝试各种有意思的用法,最后打造出个性化应用。

我甚至在想,未来会不会有一批开发者,率先在鸿蒙上验证某些功能的可行性以后,再往其他平台同步?

以往,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开发者们认可鸿蒙是尝鲜,或为已有用户提供延续性服务的心态,但是这次聊下来,我发现很多开发者是真心认可鸿蒙。

他们有着自己对程序的热爱,会评估通过新功能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和开发时间,聊开发工具的便捷性,能够让他们更专注投入到业务本身,完成软件更新的正向循环。

也会对鸿蒙的系统能力和升级改变如数家珍,在采访中,详细地为鸿蒙提一些改进建议。

我在想,有些时候,重构是人们的自然选择。

我举个粗暴点的例子,就比如一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

成熟的系统已经成为一座庞大的老城,熟悉的街道和建筑里滋养过千千万万的开发者。但,也因为庞大与复杂让颠覆性的创新难以落地,人们只能在传统和革新里反复纠结,小心求证。

就比如安卓每家都有自己的地图应用,为了逐一适配,就需要凭空消耗掉大量的时间成本。

新生系统像一片未经开垦的新区,有各种问题,但完全从新开始,你能挣脱既有框架的束缚,做更现代化的设计,能让人充分呼吸和改造的空间,也让人更容易在这座城市中被看见。

现在的鸿蒙并不完美。

时不时出现的 Bug ,还没有达到海量的应用数量,但华为也的确做到了一些革新,也让中小开发者获得了露头的机会,未来能否领先其他操作系统,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但至少现在,在诸多开发者眼中,它已经成为值得一试的存在。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2025 03/24 00:31 浅语科技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PC鸿蒙到底行不行!我们问了几位开发者的真实感受

(5/6)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