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我的风筝记忆丨李颖慧:风筝线上的时光与乡情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山东潍坊,这座被岁月温柔抚摸的城市,宛如一颗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的魅力,一半藏在古老的历史长河里,一半则系在那漫天飞舞的风筝之上。自1984年起,潍坊国际风筝会如同一座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每年如期而至,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成为潍坊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四月的潍坊,风里裹挟着春天独有的温柔与蓬勃朝气,像是一双双无形却有力的手,把整座城市托举进风筝的王国。大街小巷,处处是五彩斑斓的风筝在风中摇曳,这是潍坊独有的盛景,也是这座城市写给世界的浪漫情书,而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便是这封情书里最动人的篇章。

漫步在潍坊的街头,风筝店一家挨着一家,店内挂满了形态各异的风筝,有灵动的金鱼、威风的老鹰,还有造型奇特的龙头蜈蚣,它们像是被封印的精灵,等待着春风将它们唤醒。我随意走进一家小店,老板是个热情的大叔,他笑着跟我打招呼,眼神里满是对风筝的热爱。我轻轻抚摸着一只蝴蝶风筝,指尖触碰到粗糙的竹条和细腻的宣纸,那一瞬间,儿时放风筝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春天。每当春风吹起,父亲总会带着我来到田野,手里拿着他亲手扎的风筝。父亲是个手很巧的人,那些普通的竹条和纸张,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不一会儿,一只漂亮的燕子风筝就诞生了。我兴奋地拉着风筝线在田野里奔跑,父亲则在后面大声喊着:“跑慢点,注意风向!”风筝越飞越高,我仰着头,眼睛紧紧盯着它,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一起,飞向了那片广阔的蓝天。田野里回荡着我们的笑声,那是童年里最纯粹的快乐,简单而又美好,像一首悠扬的童谣,在记忆里不断回响。

风筝,不仅是我童年的玩伴,更是我对故乡深深眷恋的寄托。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风筝总会在我的记忆深处翩翩起舞。远离家乡求学的日子里,每当我感到孤独和迷茫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故乡那片放风筝的田野。那一片片随风舞动的风筝,如同故乡的召唤,让我在异乡的漂泊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故乡的风筝,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它连接着我与家乡的土地,让我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风筝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儿时的玩耍。风筝,作为潍坊的文化瑰宝,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它是潍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民间娱乐活动,到如今走向世界的文化盛会,潍坊风筝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传承着潍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风筝的盛会,也是文化的狂欢。每年这个时候,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齐聚潍坊,天空中满是各式各样的风筝,它们带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潍坊的上空交汇、碰撞。在这里,风筝不再只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它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看着那些来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因为风筝而相聚在一起,共同享受这份快乐,我深深感受到了风筝文化的魅力,它跨越了国界,打破了语言的障碍,让人们的心紧紧相连。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传统风筝制作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年轻一代对这门手艺的兴趣越来越淡,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制作风筝的人越来越少。那些老手艺人们,他们承载着风筝文化的历史与记忆,却担忧着这门手艺后继无人。为了传承和发展风筝文化,潍坊做出了许多努力。政府加大了对风筝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举办各类风筝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风筝;学校也将风筝文化纳入了课程体系,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风筝。同时,风筝艺人们也在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风筝制作中,让风筝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站在风筝广场上,望着天空中漫天飞舞的风筝,我心中感慨万千。风筝,它见证了潍坊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梦想。它是我们与过去的连接,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纽带。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愿这小小的风筝,带着潍坊的文化底蕴和人们的美好期许,飞得更高、更远,让世界都能看到潍坊风筝的独特魅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光芒。

(作者:济宁学院 李颖慧)

2025 03/26 14:46 大众网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我的风筝记忆丨李颖慧:风筝线上的时光与乡情

(1/2)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