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澳深水散货泊位投运 千亿级产业再添动能
3月22日上午10时,随着满载2万吨煤炭的“福星9”轮鸣笛靠泊,秀屿港区石门澳作业区11#泊位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该作业区首个启用的深水散货泊位,标志着莆田港口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为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1#泊位建有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配套封闭式储煤仓、硫酸铵棚等设施,配备3台斗门机、1台移动式装船机和3台斗轮堆取料机,可满足大运量、高频次装卸需求。该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达466万吨,主要承接原料煤、动力煤等大宗散货运输,“福星9”轮所载煤炭已通过全封闭输送带直抵后方储煤仓,与传统公路运输相比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泊位投运后,秀屿港区散货中转效率将显著提升。”石门澳港口公司负责人介绍,该码头不仅能为石门澳产业园能源供应提供强有力保障,其后方储运系统与园区企业实现无缝衔接,可有效满足华峰新材料、永荣科技等龙头企业每年大量的原料运输需求。

在11#泊位投产同时,相邻的6号、9号泊位正加紧施工,预计今年5月完成主体结构,第四季度投入运营。值得关注的是,6号、9号泊位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唯一具备液氨作业资质的化工码头,可拓展高端石化产品装卸品类至16种,散货接卸种类增至7种,进一步服务莆田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千亿产业腾飞。
来源:莆田晚报 记者 许伯英 通讯员 郭沁曦 张冰婕
责编:许伯英
编审:许秋洪
审核:林双华/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