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除了郎平,就没有人能救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选帅的工作已经到了紧要的考核阶段。因为期待结果,而又没看到有好的主教练人选,所以很多网友都在刷屏 ,希望郎平能够回来。但郞平已经回不来了,就算是能回来,她能再带中国女排四年,还能带中国女排一辈子吗?

郎平的执教成就确实耀眼:2016 里约奥运冠军、2019 世界杯全胜、培养出朱婷等巨星。在网友的心里,郎平就是中国女排的”救世主“,很多人的心中郎导是中国女排的精神图腾,郎平就是代表中国女排精神。这种神坛化操作,直接导致民众对新教练的期望值扭曲。

现在的舆论场,弥漫着一种病态的苛刻。蔡斌带队曾输过泰国日本,当时的舆论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样的结果导致蔡斌每一次比赛都得全主力阵容出战,怕输球不敢输球。其实郎平执教期间也曾输过不该的比赛,但舆论环境却相对较好。这种双重标准,正在摧毁教练的创新勇气。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没能闯进四强,所有人都指责蔡斌无能,撕碎了一批好运动员的梦想。反观美国女排,基拉里在 2016 失利后,排协明确表示 "全力支持教练组改革",最终成就东京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现在陷入一个死循环:民众渴望新教练带来变革,却无法接受过渡期的阵痛。2025 年联赛,江苏队主帅启用年轻二传孙燕,结果她失误导致球队输球,评论区瞬间被 "还是用老将" 刷屏。这种悖论的根源,在于大家对中国女排的过高期望,以及对 "女排精神" 的扭曲解读。好像站上最高领奖台才是中国女排唯一选择。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

当大家把郎平称之为圣母,其实是在逃避现实。2025 年国际排联数据显示,中国女排教练团队平均年龄 48 岁,而欧美主流教练仅 35 岁。这种年龄断层,或许也是体现了年轻教练的一种心态:努力的最高结果就是当国家队主教练,而当国家队主教练则又上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现在中国女排正在挑选新一代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不管是谁接手这个位置,最起码他是有勇气有担当的,我们也应该给新教练时间和空间,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而不是用 巅峰标准来衡量他们。中国女排需要是有更多的教练站出来,而不是人人害怕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当我们把郎平当成标杆而不是枷锁,当我们学会在阵痛中等待成长,中国女排才能真正走上正轨。/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 03/26 18:23 赛事知多少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除了郎平,就没有人能救中国女排?

(1/2)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