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政策:如何保障安全与创新?

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创新性如何平衡,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自动驾驶政策,旨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

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并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汽车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条例明确鼓励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其创新发展营造积极、稳定的环境。条例首次提出了支持打造测试评价体系,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测试评价和认证能力,为开展创新应用活动提供支撑保障。

此外,条例还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加强产品测试和安全评估,建立用户告知机制,承担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主体责任。这表明,政策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对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的发布

2023年12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该指南从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运输车辆、人员配备、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南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适用场景,即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公路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上,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道路旅客运输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在安全保障方面,指南提出了六方面的具体措施。首先,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应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实施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在正式运营前要制定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方案。此外,还要求对车辆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管理,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并加强车辆动态监控。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探索基于“车、路、网、云、图”高效协同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多场景应用。这一通知的发布,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道路及云计算平台的高效融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还能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发展。

自动驾驶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

2023年,我国发布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该指南主要从基础通用、生产更新、应用服务、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化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保障自动驾驶行业技术安全性,推动自动驾驶产业良性而合规的发展。

运行安全是自动驾驶的第一要义

尽管政策在不断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运行安全始终是自动驾驶的第一要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指出,当前发展有三大趋势: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显著进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落地以及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然而,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运行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正逐步成为关键挑战,安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国际趋势与国内政策的结合

在国际上,欧盟通用安全法规(GSR)的相关要求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经验。欧盟的相关法规强调所有在欧盟新注册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必须强制配备多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警告(LDW)和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功能。这提醒中国汽车厂商要结合我国实际道路交通、政策法规、交通参与者行为习惯等情况,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标准。

2025 03/28 15:47 擎说车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政策:如何保障安全与创新?

(1/2)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