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小区蹲趴玩耍不幸被辗轧,26岁车主过失致人死亡被判10个月;辩护律师:将起诉特斯拉“未预警”

代理律师周兆成与当事人家属
周兆成指出,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不可抗力或“不能预见”的情形,属于意外事件,应排除刑事责任。
“本案中,张某上车时女童尚未进入现场,其蹲守位置恰处于特斯拉A柱和引擎盖双重盲区,行车记录仪和特斯拉预警系统都未发出警示。如果连智能系统都无法识别风险,却苛责处于视线盲区的驾驶员‘应当预见’显然是做不到。我们说,法律不能强人所难。张某客观上根本不具备预见危险的可能性,不应被认定为犯罪。”
周兆成表示,《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量刑3到7年,情节较轻的是3年以下。本案导致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法院仅判司机张某有期徒刑10个月,这也说明法院判决时也充分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倾听了民意。
周兆成告诉记者,“宣判后,我与司机张某进行了沟通,张某认为一审判决是以结果倒推责任,违背了《刑法》主客观一致原则。司机已经决定上诉,并继续委托我代理二审。张某强调他选择上诉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捍卫法律的正确实施,为了激活《刑法》第十六条。希望通过该案,让大家能够明晰此类案件的责任判定标准。”
>>>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传感器未识别蹲地女童,辩护律师称将起诉特斯拉
此外,周兆成指出,这起悲剧背后,暴露了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承诺与实际效能之间的巨大落差。涉事特斯拉宣称“360度全景监测”,但行车记录仪和传感器却均未识别蹲地女童,“我们认为特斯拉存在重大技术缺陷,也存在虚假宣传。下一步我们将对特斯拉提起诉讼。”
周兆成特别指出,“作为辩护律师,我也在积极与女童方律师沟通,希望能与女童父母携手,共同向特斯拉起诉。本案的起诉意义在于,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厘清技术边界,才能推动相关产品责任立法的完善,避免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周兆成表示:“我们希望本案可以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责任划分的标志性案件,倒逼汽车行业建立‘盲区风险强制警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安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李婧责任编辑:李超_NB12814/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