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微短剧又有大动作!“二次攀峰”计划发布!
站在新起点,临平的微短剧发展已超越单一产业培育,转向产业生态的系统重构。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产业链重构,临平力图在微短剧领域实现突围,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杭州·微短剧大会的聚光灯下,全国首个《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和《全国微短剧行业十大影响力事件(2024)》发布,在全网产业掀起巨大反响。大会上推出的1亿元"大美临卓"基金与一揽子专项政策的组合拳,让内容创作、拍摄制作、分发营销形成紧密衔接,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推动产业高速运转。作为首个聚焦于微短剧行业的全国性活动,连续两届在临平举办的杭州·微短剧大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已累计吸引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等近1万人次参与,全网总阅读量达3亿次。今年,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也将如约举行,届时将发布更具前瞻性的行业白皮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新坐标。

走进升级后的"临影厂"影视基地,科技与影视完美融合。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科技加持的影棚与塘栖古镇、五杭老街、临平华策影视基地、艺尚小镇等特色拍摄点位形成"1+N"全域影视拍摄矩阵,目前已吸引500余个海内外长短剧剧组取景。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杭州“方兴渡”文旅综合体和杭州“平行世界”文旅综合体也将于明年建成开放。届时,临平将构建"古风+未来风"双轨并行的产业集成式基地,实现"影视+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NPC体验中成为"短剧主角",实现"游玩即创作"的场景体验。

前段时间,由临平区微短剧企业参与出品的年代短剧《家里家外》火爆全网,以口碑突围,不仅验证了“精品化”的市场潜力,更折射出临平对微短剧产业更深层的思考——当行业陷入同质化与流量焦虑时,如何用内容厚度打开新赛道?

临平的解法是跳出“短剧即快消品”的惯性思维,坚持“精品打造+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以精品引领未来。此前,临平已成立全国微短剧艺术指导中心、加大短剧编剧培养力度、启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行动、完善短剧审查的机制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大会现场,临平九赫文化出品的《赵小姐的日记》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微短剧,有银文化出品微短剧《燎原之重回1938》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此前,《水韵风情梦塘栖》《南风知君意》等多部微短剧上榜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