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专家读解!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鸿杰)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十大进展涵盖了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以及生命医学等多个科学领域。这些进展具体在各自领域实现了怎样的突破,而这些突破对于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齐聚中关村,共赴这场科技盛宴。

请看专家读解:

一、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月球正面和背面火山岩的分布差异极大,是月球二分性的重要体现。月球二分性是指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成分、月壳厚度、岩浆活动多少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嫦娥六号(CE-6)任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人类研究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提供了独有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公布了首批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与位于月球正面的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返回样品存在巨大差异,CE-6月壤密度明显偏低,粒度呈双峰式分布,铝和钙含量高,包含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玻璃和浅色岩屑等,月壤的成分与当地玄武岩成分存在较大差异,显示月壤来源的复杂性。当地玄武岩属低钛低铝类型,Sr-Nd-Pb同位素显示其来自极度亏损的月幔源区,形成于约28亿年前的火山喷发。

2025 03/29 13:01 多彩贵州网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专家读解!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10)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