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五张罚单、不良暗雷、高管天价薪酬,青岛银行年报背后藏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导语:

2024年青岛银行年报看似“稳中向好”,但细究其罚单频发、不良率波动、高管薪酬争议等问题,这家A+H上市城商行的光鲜外衣下,暗流汹涌。行长高参独家深扒,揭开青岛银行领导班子的“管理疑云”。

一、罚单狂轰滥炸:内控漏洞成“重灾区”

2024年一季度,青岛银行以5张罚单、215万元罚款“领跑”上市城商行,监管点名其“向不合格人员放贷、贷款资金挪用、数据造假”等多项违规。更讽刺的是,威海分行、莱芜分行因“贷后管理失职”被罚,直接暴露分行层面对总行政策的执行敷衍。

点评:罚单集中爆发绝非偶然。青岛银行在“审慎经营”口号下,实际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若连基础合规都做不到,何谈“高质量发展”?领导班子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能力,值得打上问号。

二、不良率“纸面下降”,零售贷款风险暗藏杀机

年报显示,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4%,较上年微降0.04%。然而,零售贷款不良率同比飙升51个基点,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情况“波动”,被行长吴显明轻描淡写为“整体平稳”。

深扒:对公不良率下降或靠“技术性调账”,而零售端风险才是真正的“灰犀牛”。青岛银行近年来力推“房抵快贷”,上半年发放量激增38.57%,但抵押物估值泡沫和还款能力审核松懈,恐为未来埋下更大隐患。

三、高管“空降”与天价薪酬:能力配得上收入吗?

董事长景在伦2023年薪酬252万元,行长吴显明179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然而,两位高管均属“空降派”——景在伦出身中国银行体系,吴显明来自农业银行,上任不足两年。

质疑:高薪是否与业绩匹配?2024年青岛银行净利润增长20%,但主要依赖规模扩张(资产增速13.48%),而非经营效率提升(净息差仅1.77%)。外行领导能否真正驾驭城商行的本地化战略?员工基层待遇是否被高管薪资挤压?年报对此避而不谈。

四、员工与客户“沉默的愤怒”:投诉数据为何消失?

蹊跷的是,年报对客户投诉、员工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只字未提。但罚单中“信用卡违规经营”“贷款三查不严”等乱象,侧面反映内部风控与客户服务的双重失守。

追问:青岛银行是否刻意隐藏投诉数据?员工高压考核下是否存在“重业绩、轻合规”的畸形文化?这些问题,领导班子必须给公众一个交代。

五、结语:光鲜财报下的“信任危机”

青岛银行的年报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但罚单、不良、高管争议等“穿帮镜头”频出,暴露出其公司治理的深层矛盾。若领导班子继续“掩耳盗铃”,不从根本上重塑内控、平衡激励、透明运营,恐将辜负“A+H上市城商行”的金字招牌。

中债信服观点:金融严监管时代,靠“纸面功夫”镀金的时代已结束。青岛银行是时候刮骨疗毒,而非沉迷于“数字游戏”了!

2025 03/30 22:33 瘦子财经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五张罚单、不良暗雷、高管天价薪酬,青岛银行年报背后藏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1/2)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