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央企医疗集团发布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19.6%!
作为央企办医巨头,华润医疗(01515.HK)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全年实现综合总营收98.55亿元,同比减少2.5%(2023年:101.08亿元),主要受医院业务收入下滑拖累,不过归母净利润达5.66亿元(2023年:2.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6%。
早前华润医疗近6年来呈现“增收不增利”。

图片来源:华润医疗
华润医疗经营分部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医院业务,包括自有医院对应的门诊业务、住院业务。二是其他业务,包括向参股医院、IOT/OT医院提供的运营管理服务、供应链服务及其他服务。
2024华润医疗在医院业务方面“有升有降”,业务收入人民币91.85亿元,同比下滑2.4%;门诊人次增加1.3%,住院人次增加1.0%;门诊服务收入人民币36.65亿元,同比下滑1.0%,住院服务收入人民币52.94亿元,同比下滑3.3%,主要受医保控费影响门诊和住院次均收入同比略下滑。
不过华润医疗归母净利润达5.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6%,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业务优化,通过集中采购、管理流程优化及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2024年,华润医疗关停持续亏损的淮阴医院引起行业关注,此举被业界认为是扭转业绩的重要举措。
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医疗在中国10个省、市共管理运营105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13个,二级22个,运营床位合计20528张。

华润医疗医院网络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2024年华润医疗医院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医保控费影响,华润医疗在财报中提出三大应对策略。
深化供应链改革: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目标2025年采购成本再降5%-8%;
拓展增值服务:发展特需医疗、健康管理等非医保依赖业务;
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医院提升患者复诊率,降低运营成本。

图片来源:华润医疗官方微信账号截图
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疗”)是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医疗上市公司,是华润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润健康集团的唯一上市平台,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医疗健康产业平台,规模实力位居央企医疗健康集团第一梯队。
2017年8月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134号文)明确规定,在2018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但由于进程远比预期缓慢,国资委随后将剥离大限从2018年底延期到2021年,增加三年“缓冲期”。
按照134号文件要求,企业医院有四条剥离之路:关闭撤销;移交地方政府,纳入公立医疗体系;接受社会资本的重组改制;在以健康为主业的国有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而实际上在2009年“新医改”启动后,社会办医得到鼓励,国企医院改制速度已经得到提升。
在国企医院改制背景下,诸如华润医疗这类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医学界智库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