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纪录片第一集《山水引路》以“王阳明初遇贵州的困顿与开悟”为主题,讲述王阳明的初心、困顿,以及贵州的山水牵引涤怀。第二集《洞见天地》,则围绕“王阳明与贵州相融相和,龙场悟道”这一主题,讲述一人一地相互成全的故事。

初至龙场驿,阳明先生即陷入“居夷处困”的困苦中。据《明史》记载,他到龙场后,身处一个山峰连天、狐狸成群、蛇大如轮的恶劣环境,与麋鹿猿猴相伴、生死悬于一线。因为“居无所”,只得在荆棘之间造一座茅屋暂且居住,“草庵不及肩”(《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也曾“食无粮”,面对青黄不接的绝粮处境,需亲自开荒耘田,“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日常也免不了上高山采食野菜,“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采蕨》);还曾“灶无柴”,需入深林伐木采薪,“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栗。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采薪二首》其一);更曾“睹无命”,一名吏目带着儿子和仆人赴任途中路经龙场,最终没能躲过“蛇虺魍魉,蛊毒瘴疠”这一关。阳明先生亲手埋葬三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之后,写就名篇《瘗旅文》:“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不久,他思念的故乡传来消息:父亲王华的官职被太监刘瑾借故罢免。

自我的劫难、家族的命运、官吏的溘逝,世事茫茫——“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语言不通、大字不识的当地民众,非但没有将王阳明视为避之唯恐不及的“贬官”“囚犯”,而是亲近他、帮助他,“看见他在盖房子,这家送一把草、那家送一把柴。后来有官员挑他毛病、侮辱他的时候,民众觉得王阳明是个好人,还帮他教训了那官员一顿。”顾久先生说。王阳明自此与乡土、乡人相融相和:跟当地农人学种庄稼,与所谓的“夷民”对唱山歌、把酒言欢……直至一日雷声大作,王阳明大彻大悟,洞天悟道。

2025 03/31 10:23 大叔谈娱乐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3/9)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