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繁花文旅产业的秘密
这种尝试不仅带来了“流量”,还将其变成了“经济增量”。以日坛公园为例,2024年,日坛公园金秋游园会以“菊境+花灯”的独特形式,打造了“公园+”新业态,成为十一期间的网红爆款。活动期间,日坛公园入园游客总数达39万人,同比增长191%;公园内营业额达到1185万元,同比上升214.92%,周边17家商户营业额也同比上升12.89%。
今年的北京朝阳花园节期间,不仅各大公园推出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朝阳区园林绿化局还进一步挖潜推出“一路向阳”花园城市礼物。“‘花园+N’的经济模式重新定义了公园场景,丰富了文化活动与休闲内容,形成了‘动’‘静’相结合的游园新场景,这种模式结合周边产业,以公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游客市民可玩、可聚、可旅的绿色消费新场景。”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胡峭寒说。
同样的尝试还出现在平谷区。自1992年首届平谷桃花节开始,平谷桃花节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传统文化、音乐休闲、美食打卡、体育健身等多元素于一身的全国综合性文化活动品牌,也是京津冀地区市民春季休闲旅游的最热门选择,实现了“赏花+农业”的有机融合。“桃花节不仅展示了平谷独特的乡村风貌,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谷区副区长马冬梅介绍。今年桃花节期间,平谷区商务局还将推出配套的消费季活动,涵盖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样本·
“山桃花溪”网红来之不易
位于东四环外二道沟河六里屯段的“山桃花溪”,今年3月迎来了最佳观赏季。河道两岸,上百株山桃花竞相开放,粉嫩的山桃花簇拥在枝头,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犹如一幅春日画卷。今春,二道沟的山桃花火上了社交平台,吸引了不少游人慕名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