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车载DeepSeek:做北京旅游攻略 避开喝豆汁儿那种
接入DeepSeek后,理想又为车机自研了一个推理模型:
它能帮你编故事哄孩子,提供买房建议,还能制定旅游攻略,直接筛掉你不想要的体验。
虽然此前的推理模型也能胜任这些任务,不过理想自研推理模型有所不同——
它能自主分析,你的问题需要不需要思考,需要深度思考还是短思考。
行业争着接入了DeepSeek的当下,理想选了一条新路径,打造了「汽车版DeepSeek」。
汽车版DeepSeek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理想要花大力气自研推理模型,而不是直接上车DeepSeek?
带着这些问题,智能车参考第一时间上车“拷问”了一番理想同学:
不是,你一句“我不喝豆汁儿”,他就真给你做北京一日游攻略啊。
实测「汽车版DeepSeek」
更新理想OTA 7.2版本后,进入语音设置界面会看到一个深度思考的按钮,就像咱们日常用的DeepSeek一样,点击打开:

你也可以用语音对话,让理想同学帮你打开。
不过与常见推理模型不同的是,即便打开了深度思考开关,理想同学也不会每条对话都陷入沉思,而是模型自主决策要不要思考,要思考多久:
车控命令「不思考」,理想同学直接执行简单需求「短思考」,车机上方会显示生成中

复杂需求才「深度思考」,理想同学还会说「emmm,我得想想」

实际体验下来,像“我好热啊”、“腰好酸”、“还有多久到目的地”这类对话,即便是处于「深度思考」模式下,理想同学也会分别打开空调、座椅按摩、显示目的地,瞬间响应,无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