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儒朱熹》:观宋时风骨,品大儒风范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人物,朱熹一生忧国忧民、勤奋卓绝,他在战乱中出生成长,在逆境中任职施政,在驳难中授徒著述,不断研学创新,并最终“集儒学之大成”。纪录片《大儒朱熹》就从不同侧面,将这位大儒的成长历程和伟大成就,生动全面地讲述给世人。

纪录片《大儒朱熹》共分为“家国天下”“源头活水”“大道集成”“春风化雨”“一片丹心”“棹歌四海”6集,每集时长50分钟,不仅向大众展现出一个“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哲人形象,同时也彰显出朱子学的长久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带领世人一起去寻找历史的朱熹,活着的朱熹,世界的朱熹。该纪录片已于4月2日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正式上线!
多维视角,立体呈现朱熹的思想与人生
如今每当提起朱熹,人们最先想到的似乎总是他“程朱理学”创始人的身份,以及他所提倡却引发众多批判之声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但是千百年来,这位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大儒,在思想、教育、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他的所思所为,对今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家庭伦理等方方面面,仍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大儒朱熹》突破了传统人物传记类纪录片常用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多元化的主题内容划分,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和解读朱熹的一生,力图破除世人对他的误解,重塑他文化伟人的形象,同时深入展现他作为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多面性和重要性。
朱熹心中浓厚的家国情怀在该片中率先得以展现。第一集“家国天下”中所讲述的朱熹与父母、妻子刘清四及义父刘子羽家族的亲情故事,无一不彰显出家庭对他的重要意义。朱熹接连编写的《家礼》《申严婚礼状》,也足以窥见在“家”的影响下所造就的,他对家族治理、家庭伦理的重视与关注。

而第一集中父亲朱松的抗金理念,也催生出了朱熹前所未有的爱国情怀与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在第五集“一片丹心”里,便着重讲述了朱熹如何在坎坷的宦途中经邦济世。他在短暂的为官时间里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创办社仓以赈灾荒,一生致力于国家与百姓的福祉。朱熹对家与国的深切情怀,都在纪录片《大儒朱熹》中被书写的淋漓尽致。
另外该片运用诸多笔墨来呈现的,还有朱熹在思想领域的传承、重构与发展。第二集“源头活水”重点讲述了朱熹吸收各家思想之所长,包括继承北宋五子学说、拜师李侗、回归儒学,并深入研究二程理论等思想发展历程。第三集“大道集成”则通过鹅湖之辩、朱张会讲、王霸义利之辩等朱熹和同时期儒学大师、朋友间的论道交往、学术辩论,展现不同思想间的碰撞,以及朱熹对理学的反思与总结,并最终体现朱熹集儒学之大成者的重要成就。

不得不提的是,纪录片《大儒朱熹》还运用一整集的篇幅,来讲述朱熹作为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第四集“春风化雨”中提到的朱熹上书重建白鹿洞书院、撰写书院学规、邀请陆九渊等名儒授课等一系列动作,都为后世书院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