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厂商集体推进轻薄手机:用户受够半斤机了
传音在MWC 2025上推出概念机Tecno Spark Slim;三星推出神秘新机Galaxy S25 Edge,除超薄外观外,各项配置仍在保密;专业人士猜测苹果公司会推出iPhone 17 Air,要做苹果历史上最薄的iPhone。
这堆轻薄新机的消息,一时间引爆行业,消费者和厂商们都似乎爱上了“轻薄”。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薄”这一设计理念正重新回归主流。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中,轻薄是一个极具差异化的卖点,因此厂商们开始了行动。
轻薄手机难点多多,手机厂商选择暂时搁置

其实,轻薄手机是被厂商们短暂放弃过的路线。朋友们就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呢?不是刚刚才说它要成为主旋律,三星、苹果等国际大厂纷纷入局,都准备在这一方向大展宏图嘛。
之前轻薄手机又是为什么被放弃了呢?这要从消费者的心态说起,消费者一般都想要购买好用全能的手机,于是我们追求更强的性能、更好的拍照、更好的续航。但更强的性能需要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好的拍照需要更复杂的摄像头模组,更好的续航需要更大的电池。
回顾手机轻薄化进程,2014年是关键节点。那年苹果推出6.9mm厚的iPhone 6,至今未有iPhone能超越。同年10月OPPO R5发布,厚度4.85mm;12月vivo X5 Max发布,厚度仅4.75mm,成为史上最轻薄手机。
轻薄手机虽在便携性上表现出色,但在使用体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内部空间有限,轻薄手机难以容纳大面积散热,高负载运行时易过热,影响性能稳定性。
电池容量也受限于轻薄机身,续航能力欠佳。影像系统更是难以兼顾轻薄与影像表现,拍照效果大打折扣。这些不足使其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全能手机的期待,轻薄手机的体验一度跌落谷底。
此外,轻薄手机的制造面临诸多难题。因机身内部空间极为有限,零件需高度轻薄化、小型化,大幅提高了制造精度要求。需要定制轻薄的零件,如超薄屏幕、特殊电池等,研发与与生产成本高昂,导致手机价格居高不下。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产品,手机厂商们自然是没有动力再开发下去,因此轻薄手机才逐渐淡出主流市场。
大家原本对轻薄手机不太感兴趣,怎么又把眼光转向轻薄手机了呢?因为大部分高端旗舰都是标准的“半斤机”,对于手小和追求轻便的用户来说,实在是承担不了这“重负”了。
手机迎来技术升级,轻薄逐渐回归主流

在厚重的影像旗舰大行其道时,轻薄手机的需求也在复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手机内部结构,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轻薄手机的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