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广州)甘剑平:广州让香港科学家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2/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科技 频道  >  正文

港科大(广州)甘剑平:广州让香港科学家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港科大目前拥有港澳地区唯一的海洋系,在区域海洋动力学研究、近海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甘剑平告诉记者,自己于2003年从美国俄勒冈州大学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时,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物理海洋学家,港科大海洋系的快速发展正得益于港科大优质的学术环境。

“我从不担心在香港没有根基和人脉,只是潜心地做研究。我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得过香港研究资助局声望很高的主题研究计划4000万元港币的支持,这是香港主题研究计划资助的最大一笔海洋研究经费。”甘剑平说。

在甘剑平看来,港科大拥有一流的学术环境,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建立了支撑一流学术环境的机制。顶尖的科学家和完善的科研体制机制相辅相成,造就了香港科创的优势,但香港创新科技研究也面临着“缺粮少弹”。

就甘剑平所研究的海洋科学而言,海洋联通了世界,比如香港的水便受到珠江、南海的影响。香港的海洋科学家不能只盯着维多利亚港开展研究。但现实是,若要利用科考船前往南海,一天就要花费近几十万元人民币。

“香港现有的科研经费无法支撑这样的研究。但香港科学家背靠祖国,可以对接内地科研资源来实现学术理想。”甘剑平表示。

不过在早期,前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项目的香港科学家很少。甘剑平是最早一批与内地开展科研合作的香港科学家之一,广州成为一条重要的纽带。

□ 广州是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桥梁

2007年,在霍英东基金会的捐助下,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落户广州南沙。在体制上,该研究院能更方便与内地的科研接轨,甘剑平因此与广州结缘。至今甘剑平团队与厦门大学近海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的近海观测与模拟联合实验室仍在霍英东研究院运作。

甘剑平回忆说,在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刚成立时,港科大召集教授加入却也明确要求:加入研究院的教授不可减少在港科大的工作量。而当时南沙还有待开发,南沙往返香港的交通也非常不便,乘船是唯一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