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修正史的女史学家,博古通今睿智聪慧
班氏这件“官司”得以暂告段落。
到了班超晚年,他仍然久居塞外,年迈的他十分思念故土,上书向朝廷请求回国,不料却遭到了皇帝的拒绝。班家在汉朝就只有女儿班昭了,班昭就代兄上书汉和帝。
她在书里阐明了哥哥班超刚出塞时立志为国捐躯,在塞外多次身处困境九死一生,多亏陛下庇佑而活。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初与他同在塞外的人早已作古,而今班超年过70衰弱多病,即使想尽忠报国也已力不从心。我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体息与不服投之时,因此冒死请求让班超回国。班超壮年时为国尽忠于沙漠,衰老时则被遗弃于荒野,这真是太可怜了。
班昭的这封奏书丝丝入扣,感人肺腑,深深打动了打和帝,终于班超才得已叶落归根,在垂暮之年回到了故乡,一代沙场将军一生为国,也是令人涕泪与敬佩不已。
班昭写的这篇《为兄超求代疏》被后人颇为赞赏,被收入《古文析义》中,千古流传。
班氏三兄妹,确实手足情深啊。

三、博古通今的女史学大家,皇帝后妃们的“曹大家”
南宋著名史学家范晔赞班昭“博学高才”,清代女作家赵棻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的主要成就最突出的是整理并续写完成了正史《汉书》。
《汉书》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部重要史籍,也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父亲班彪作了《史记后传》65篇后因病去世,长子班固承父志记述西汉一代的《汉书》,不料却受窦宪案牵连而冤死在了狱中。
如此《汉书》书稿散乱尚未完成,全书卷轶浩繁,需要继续修葺整理,否则就毁于历史长河了。父亲与大哥班固都去世了,另一个哥哥班超又在塞外,如此续修《汉书》的重担就落在了班昭身上。
(班固)
汉和帝深知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才学过人的女学者,于是下诏让班昭在当时的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
班昭其实早有愿望继承父兄遗志续修《汉书》,于是便经年累月在藏书阁孜孜不倦阅读大量史籍,整理校核父兄留下来的散乱篇章,还补写了8表与《天文志》,这些都需要胸有全局、匠心独运等能力才能完成的。
尤其续写《天文志》特别难,不仅要求编者有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还要有底蕴丰富的文学才华,著名经学家马融之弟也参与了续写《天文志》工作。
如此,一部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到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共230年的《汉书》完成了,总共花了30多年时间得以大功告成。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学巨著,虽经由四人之手完成,但读来“后称媲美,如出一手”,即便有续写也十分协调,可见班昭的确是中国古代女子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