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三中学校长赖俊荣:「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我还关注到学校里有很多少数族裔的同学,学校有什么特别帮助他们的地方吗?
赖:其实这是我刻意去安排的,因为在10多年前我们有一间附属小学收了很多优秀的少数族裔学生,当时这些学生很多学校是愿意去收的,所以我们就去跟那间小学沟通,逐渐收了很多学生。起初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到这些学生,并且本地的学生英语不是很好,为了给他们搭建更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就刻意安排了本地和非华语的学生同班,甚至刻意的控制他们数量都是各一半。我也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们毕业以后,在社会里面遇到其他不同族裔的人,可以更加有包容和互相尊重的心去合作。
何:在新招少数族裔的学生时,有没有遇到需要适应的问题?
赖:你就当是在运营多一间学校就好了,因为一开始很多生活习惯、教学语言,所有的文件都要写成英语或者中英对照。在当年的时候,我记得我负责做一个家长信,以前可能直接用中文变成需要中英对照,当时的翻译工作就需要大家同事之间多做一些。并且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够融合,所以我们刻意准备了很多活动,去帮助少数族裔的学生融入环境,甚至找机会促进他们与本地学生的合作。很高兴的就是过了这么多年,虽然辛苦但是我们运营得算是很不错的。
何:那你们是怎么在学校里面推行爱国教育的呢?
赖: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因为我们一直很强调进学校需要有两个认知。第一就是要学好中文,要认识到香港和中国的文化是融入到香港社会的。第二就是我们准备很多活动,也是希望能让学生更多认识到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学生也非常的认同,并且想了解中华文化,但是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我们的活动小组,大多数都是回到内地进行交流考察,而非华语的学生可能在签证以及身份申请的过程比较困难,当然我们的教育局也很重视这个问题,我相信未来这个问题能慢慢得到解决。我们带学生回内地也需要额外准备很多,并且我也要求他们要提前了解准备问题,不要浪费宝贵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