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力健”7批次抽检不合格:“老人鞋”竟成“坑老鞋”?
假鞋猖獗的背后,足力健的内部管理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自2022年以来,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占压代理商资金等问题,足力健及关联企业多次被法院强制执行,公司创始人张京康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足力健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标的高达4182万余元。
尽管足力健声称采取全产业链自建模式,并拥有配套生产工厂,但假货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对此,品牌方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山寨’贴牌与假货,足力健坚决抵制,也一直在进行打假、维权相关工作。如消费者遇到损害其个人利益、足力健品牌形象的情况可联系足力健品牌方进行投诉。”然而,就结果而言,这些措施显然不足以遏制假冒产品对市场的冲击。
国家标准出台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此次足力健老人鞋抽检不合格不仅暴露了企业的问题,更反映出整个老人鞋行业存在的深层次乱象。近年来,“老人鞋”概念被频繁用于品牌营销,但实际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老人鞋市场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市场上的老人鞋产品普遍参照GB/T 15107-2013《旅游鞋》、QB/T 2955-2017《休闲鞋》等其他鞋类标准,导致功能指标如防滑、减震、保暖、抗菌等无法有效监管。

图为国家标准GB/T 43587-2023《老人鞋》
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43587-2023《老人鞋》明确了老年人日常鞋履的设计、性能和质量要求。该标准首次对防滑性能提出具体指标:湿态动摩擦系数合格品需≥0.30,优等品需≥0.40,旨在减少老年人因鞋底滑倒的风险。此外,标准还对鞋履的抗菌性能、异味控制和舒适性提出了明确规范。
中研网数据预测显示,我国中老年鞋市场规模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27年预计达193.22亿元。近年来,红蜻蜓、奥康、回力等传统品牌相继推出老人鞋系列,利用多样化设计和明星代言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像温尔缦、健足乐等新兴品牌也崭露头角,进一步压缩足力健这类传统老牌企业的市场空间。
尽管足力健凭借强大的营销和广泛布局曾长期占据市场主流位置,但如今面对产品质量问题、假货泛滥及债务压力,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动摇。作为《老人鞋》国家标准的首批起草单位,足力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将直接影响其能否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本报将继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