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织锦艺术惊艳世界 海南陵水见证传统技艺的复兴之旅

(2/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黎族织锦艺术惊艳世界 海南陵水见证传统技艺的复兴之旅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在制作衣被用品时所使用的一套古老而精妙的纺、染、织、绣技艺,每道工序都蕴含着黎族妇女的智慧和技艺。这种技艺至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染织绣技艺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人就懂得了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西汉时期,海南黎族人制作精美的“广幅布”被中央王朝定为“岁贡”珍品。三国时期,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制作“五色斑布”。

宋代时,黎族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织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元代纺织家黄道婆早年到海南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将黎汉两族纺织技术的长处加以融合,成为出色的纺织能手,并将技艺带回故乡松江乌泾(今上海市华泾镇)发扬光大。明代,黎族从汉族彩帛中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织之成锦。明末诗人黄宗炎题诗赞曰:“不养蚕桑不种棉,织来吉贝锦文连。共传黎妇今多巧,远过珠崖入汉年”。清代时,黎锦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是棉织品中的珍品。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跻身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