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观察|护航企业“走出去”的综合服务能力如何构建?“临港方案”升级

(2/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临港观察|护航企业“走出去”的综合服务能力如何构建?“临港方案”升级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康耐特是全球最大的中国视光科技品牌。根据2023 年全球视光品牌树脂镜片销售金额计,依视路陆逊梯卡是全球第一品牌,而日本品牌豪雅以约15亿美元以上的收入排行第二,德国品牌蔡司、罗敦司以相近的收入分列三、四,康耐特作为唯一中国品牌位列第五。

“过去几年里,眼镜行业整体是促进增长趋势,尤其是像这两年AI新一轮热潮下,其实大家对传统的眼镜产品如何跟科技相结合都非常关注,包括我们现在也一直在拓展XR智能眼镜。”康耐特首席财务官许胡寅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当下正在和国际头部的消费电子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兼具代工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康耐特目前整体业务中近2/3为海外出口。

在自身高端产品布局加码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康耐特将最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定在了东南亚国家泰国。然而,不同于此前公司在美国、墨西哥等地设立销售网络,“去打造一个生产基地的整个过程,其实远比我们直接出海去收购一家企业要复杂得多。”许胡寅提到。

挑战之一就包括本地化人才团队的组建,这也是泰国工厂顺利启动的前提。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就康耐特遇到的这一问题,临港“走出去”平台迅速匹配了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仅用一个上午时间,就享受到了科锐国际、外企德科、上海外服、中智公司4家机构的轮流咨询服务,最终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境外市场人力资源情况。

此外,临港“走出去”平台在康耐特境外投资备案的过程中,对境外投资政策、备案流程等细节也给予指导,协助企业厘清海外架构。2024年11月,康耐特成功完成备案,顺利将资金用于泰国工厂的土地购置及厂房建设,确保了其境外投资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而这距离该公司决定在泰国建厂仅过去7个月时间。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