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抖音小红书打卡 马来西亚“90后”游客 “打飞的”来逛菜场

(2/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跟着抖音小红书打卡 马来西亚“90后”游客 “打飞的”来逛菜场

“再送两缸过来,店里还有客人等着买。”不到早上10点,毛师傅家的甜酒酿已经售罄,“我们现在是‘网红店’了,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完20多缸,每缸可有30斤呢……”毛师傅的店铺面积不大,但商品不少。

临近清明节,自家手工制作的清明果已经上市。他说,立夏时,店铺的乌米饭很受欢迎,等到了春节前夕,年糕也常常销售一空。

今年,是毛师傅在大马弄开店的第34个年头,多年来,周边居民习惯在这里采购新鲜的蔬菜瓜果、馅料丰富的现包大粽子、活蹦乱跳的江鲜和香气四溢的酱鸭酱肉……谁能想到,这条隐匿于吴山脚下的小巷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游客如潮水般涌来,把弄堂挤得水泄不通,商户们的销量也跟着大幅上涨。

这两年,毛师傅深切感受到“生意越来越好做了”。“碰到节假日,三四个店员都忙不过来,每天的流水有1万元,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跟着‘抖音’来买,外国游客也会来,他们喜欢杭州的特色美食。”

“打卡”杭州,缘何首站选大马弄?

在杭州城区,露天菜场并不多见,大马弄就是这样一座露天菜场,它是菜市,更是一座杭州人的生活博物馆,一个城市基因的存储器。从察院前巷转入大马弄大牌坊下,软糯的杭普话裹挟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游客仿佛一下子钻进了杭州人的生活里,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与氛围。

“来杭州之前,我在网上做了攻略,看到好多帖子都推荐大马弄的本地美食,所以我们下了飞机,第一站就直奔这儿。”来自马来西亚的廖廖说,她和三位同样是“90后”的朋友相约来杭州旅游,品尝了两副葱包桧后,他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不住地称赞:“好吃”“价格OK”。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