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清流:半个世纪的接力 一家三代热血从军

(3/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三明清流:半个世纪的接力 一家三代热血从军

1973年,廖道财退伍回到家乡,一边务农,一边兼任民兵营长,经常被请到县里和乡里带队训练。

廖爱民在拦水坝上清理垃圾。

“四年的军营历练让我更有自信”

“父亲从小一个人孤苦伶仃,从部队回来成家,非常珍爱自己的孩子,我作为长子出生后,就直接给我取名叫爱民。”廖爱民饶有兴致地说起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廖爱民说,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初中毕业后,就经常跟着父亲去山上割松油补贴家用,也供弟弟读书。

之后,弟弟毕业了,父亲鼓励廖爱民去当兵,廖爱民想都没想,就第一个冲去应征。

廖爱民说,部队很锻炼人,锻炼吃苦的精神,也锻炼人成才,学到特别多。

廖爱民说,自己原来在家的时候,比较内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一和人说话就满脸通红,入伍后,廖爱民入了党、当班长、学开车,四年的历练,慢慢的越来越自信。

退伍后,廖爱民除了在村里种植绿化苗木外,还在县里做一些生意,朋友也越来越多。

“廖爱民比较热心,汶川地震的时候,全村第一个来捐款,当时捐了2000元。”廖武村党支部书记廖颖华说,去年底,村里筹资恢复建设猴王庙,也正好希望把旁边冲毁了几十年的拦水坝修建好,但是资金不足,还是廖爱民牵头出财出力,还邀了几个热心的村民,一同将拦水坝也修建恢复,预计花了十多万元。

沿河旁原本荒芜的耕地,由于水源充沛,如今,也种起了粮食。

“要给爷爷和爸爸争光”

廖志成是今年在校大学毕业班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接过爷爷和爸爸手中的钢枪。

“从小就非常向往,现在马上要进入军营了,有点紧张,怕自己会表现不够好,不能为爷爷和爸爸争光。”新兵欢送仪式上,廖志成说,自己从小受家人影响,一心向往当兵,终于如愿成为了我们家的第三代军人,能够接力爷爷和爸爸,心里特别高兴。

“儿子小时候就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我的军装、帽子,他常常穿在身上,说以后也要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廖爱民说。

廖爱民回忆,为了这次能顺利入伍,孩子前期一直在坚持跑步,严格控制体重,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多的时间,他说:”为了实现他的梦想,这些都值得。“

廖志成的弟弟,今年读初三,也特地请假来送哥哥,看到哥哥光荣地入伍仪式,弟弟也萌生了入伍的念头。

“只要孩子愿意,我都积极鼓励,报效祖国,为国家做贡献,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廖爱民说。

今日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