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烟火事|博鳌鱼香里的时光切片

(3/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小镇烟火事|博鳌鱼香里的时光切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举办前。超前的眼光加上坚定的心态,让吴铁平最终等来了丰收的喜悦。他说,当年年会一开,店里的生意马上翻了一番。

论坛成立后,吴铁平的这家特色餐馆,迎来了来自各地的客人。因为平时戴着一副眼镜,吴铁平“眼镜哥”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随着博鳌的人气水涨船高,街上饭店、酒店陆续开张。不变的吴铁平和他的川湘园,成了博鳌的打卡点,见证着变化的人和事。

参会的嘉宾、论坛服务保障人员大多都在川湘园里吃过饭。这里也是周边当地人第一次吃湘菜的地方。

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时,博鳌镇上只有包含川湘园在内的零星几家餐馆;如今,重庆火锅、新疆烧烤、贵州酸汤、东北铁锅炖等全国各地特色美食集聚博鳌,与本地老爸茶、渔家排档比邻而居,大家的生意越来越好。

随着“川湘园”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开了26年的“川湘园”今年也成为博鳌镇的“老字号”餐馆。曾经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川湘园也扩大到现在的二层小酒楼,店员增至6人。

“眼镜哥”吴铁平站在川湘园的门前,看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中国风味间自由穿梭。

“最开始看到老外怕不好交流,但这些年来店里吃饭的外国人起码也有成百上千人了,很多都能说上几句普通话,他们跟我说菜好吃、good。”在吴铁平眼中,博鳌虽小,但视野很大。

迎来送往间,二十六年的光阴在镬气中蒸腾。不知不觉中,闯海人吴铁平在博鳌扎下根来,时光在他眼角犁出细密的沟壑。他的小儿子在博鳌出生、长大,能用一口流利的海南话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这个常在饭店门口揽客的“眼镜哥”,成了博鳌味觉地图上的坐标点。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人们的观念里。博鳌镇南强村的莫泽海从渔民变身为民宿老板,沙美村的冯锦锋带领村民开起了咖啡馆。当万泉河的浪花拍打着博鳌的堤岸,当世界各地的思想在这个小镇交汇碰撞,川湘园里翻炒着时代的滋味——那是湘菜的火辣,是琼海的鲜甜,更是中国开放包容的独特风味。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