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剧再出黑马,《黄雀》扎地破案、讲透人心

(3/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娱乐 频道  >  正文

警匪剧再出黑马,《黄雀》扎地破案、讲透人心

正如许多观众说“这是一部暴露年龄的剧”,观众在其中找到的熟悉经历,都是时代曾存在的客观问题,是社会治安逐渐进步的过程;同时,案件的背后毕竟充斥着人的价值观与欲望,这也是我们的时代价值观慢慢提升的过程。

比如从剧中受害者来看,“美女仙人跳”能屡屡得手,是因许多人在开放的时代中,松开了自我的道德约束;“传销”始终不绝,是在金钱至上的新“信仰”之下,一些人朝向利益的盲目追求,以及另一些人的茫然求生。而从犯罪者来看,阿兰、财神等人并不似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底层生存者”,他们诈骗求财,一定程度上是曾遭受歧视、伤害等社会不公之后,自己的世界观也发生了扭曲;而穷困、残疾的大春小春兄弟,则是不知道该怎么能跟上时代、找到自己的路……

时代的更迭中,新的诱惑或困惑总会相应产生,对人提出新的考验,《黄雀》在千禧年代所打开的这些观察切口,也正能给到当下观众更多的感悟空间。

抛开传统黑白脸谱

纵深观察人性层次

警匪剧关注人性,《黄雀》对于人性有着自己的观察纵深。

一方面,它跳出“黑白”之见,去深描人性的复杂厚度。

典型如男女主人公,各占白与黑两方,对错分明,但剧中同样施以深度多面的人性挖掘。

郭鹏飞作为多年的反扒老干警,他对犯罪是深恶痛绝、毫不留情的。在老家大源工作时,一伙猖狂的金角偷盗团伙,多次犯下偷盗铁路电缆等严重罪行,郭鹏飞常年追缉、狠抓不放,即便是遭致对方的报复。但在荔城,他对不少罪犯却显出了另一面,比如他对受困底层生活、只敢偷上20块钱的老董就有几次“放过”,会引导他们用别的方式谋生。这背后的因素,是郭鹏飞幼年时曾作为“服刑人员子女”受到欺压,他理解和同情底层生活,这是警察身份之外,人性上的真实、柔软与温度的体现。

而黎小莲,作为佛爷团队的“智脑”,她在剧中策划主导多起大案,直接间接影响了多人的人生甚至性命;但她却在遇到一个砸锅卖铁救儿子命的女人时难得伸出了援手……这样的黎小莲的人生背面,是曾经遭遇过的命运困境,以及从原生家庭到社会中曾遭受过的一次次“信任”的背叛,因此对她人性的多面描写,触发我们与恶的距离、环境对人的作用力等题目的思考。

进一步来看,《黄雀》也破开人与人之间表层的“身份”与“立场”之分,去深剖人性中的真“善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