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如何撬动长清乡村振兴?
以花为媒,以节会友。今年4月,长清将举办“古韵今风 花开孝堂”2025年济南(长清)孝堂山千亩油菜花观赏季花田新闻发布会,创新“农旅+研学”“农旅+非遗”等模式,巧妙地把油菜花田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例如,开设孝堂山研学课程、举办文创市集,使静态景观转化为动态文化体验。这种“以文塑旅”的策略,可谓一举多得。游客不仅能沉醉于花海,也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长清全域旅游资源,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济南花朝节、樱花节……近年来,济南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花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游客在这里赏花、观景、摄影,体验“花”式新玩法,相应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以花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花经济”产业链有益探索
“农文旅”融合成为发展新趋势的当下,如何巧妙地串起一条“花经济”产业链,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早在2023年,山东省便极具前瞻性地在《关于推进全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花卉产业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花卉培育、加工、旅游、休闲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逐步实现花卉产业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化。这一规划,为全省花卉产业的腾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在探索“花经济”产业链的征程中,湖南茫海州村的成功经验极具借鉴价值。该村以500亩油菜花田为核心,配套建设停车场、游船码头、观景吊桥,并发展菜籽油深加工,形成“种植—观光—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巧妙在于,既有效避免了“花期一过,收入断层”的困境,又通过附加值的提升,让农民分享产业链红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时代发展的浪潮里,济南始终敏锐捕捉机遇,紧跟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就拿长清来说,油菜花盛放的这片土地,正悄然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双泉镇党委书记刘伟所言:“我们种下的不是花,而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密码。”
油菜花的价值,早已超越一株植物的自然属性。它是文旅融合的创新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资源。一幅以油菜花为纽带的“金色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幅画卷中,既有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也有现代文旅的蓬勃生机,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唯有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才能让这抹金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永恒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