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不提乡愁,句句都是乡愁!”初三女生的作文因何打动网友?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
“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
“车厢里亲切熟悉的方言,和着车轮与铁轨摩擦声,混响成一首怀旧的歌谣。”
近日,在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读初三的学生张潇冉,以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火爆全网。在她沉静的朗读中,真挚的文字静静流淌,让无数网友沉醉其中。
有网友评价,作文里“句句不提乡愁,句句皆是乡愁”,还有人说:“听完这篇寒假作文想家了!”“心底埋藏的故乡瞬间被唤醒”……
这篇作文是如何构思出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感人作文
源自真实归乡经历
将张潇冉朗读作文的视频发到网上的,是她的语文老师王杨军。去年寒假,他给同学们布置了作文作业,开学后开始陆续批改。看到张潇冉这篇作文的时候,他顿时眼前一亮。
乘务员推着小车,叫卖着各种商品。年轻人大多置之不理,他们便将目标转向了年迈的老人。但无论推销员的言辞多么天花乱坠、充满诱惑,那位爷爷始终不为所动。然而,当推销员随口一句“孩子爱吃”,他就毫不犹豫地掏了钱,一笔莫名其妙的生意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成交了。——《旧轨还乡》
王杨军说,这篇作文的动人之处除了文笔,还在于张潇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爷爷为孙子蜷缩在卧铺尾部,孙子掀开窗帘看外面,尤其是爷爷因为一句‘孩子爱吃’就买下商品的细节,都很打动人。”王杨军说,“我一点都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没有观察真实生活是写不出来这些文字的。”
而现实中的张潇冉不像视频中朗读作文时那般沉静,她的脸上洋溢着十几岁少年的活泼。
提起写作的过程,张潇冉说,其实《旧轨还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构思,只是如实记述了寒假回乡途中在火车上的见闻,这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尤其是一对爷孙的互动让她很受触动,于是就记录了下来,“顺便交个寒假作业”。
“我家的亲戚都在内蒙古,我爸骑马超级帅!”
张潇冉出生在杭州,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家内蒙古看望亲人。因此,虽然年龄不大,她却对乡愁有着深切的体会。提笔时,这份乡愁就流淌到了文字里。可能正是这种“真实”,让她的文字更有感染力,也打动了她的语文老师王杨军。
作文走红网络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
来源:鲁网
-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万福园社区:春日里的生命接力 社区温情点亮急救之路
来源:鲁网
-
海南省图书馆举办读书日文化惠民活动
来源:消费日报网
-
海南省旅琼文艺家陵水清水湾创作中心揭牌
来源:消费日报网
-
书香向北 阅见未来|特别对话窦晶:优秀儿童文学为人生奠定温暖的底色
来源:中国吉林网
-
全国预防接种日:远离带状疱疹之痛,接种疫苗做好预防是关键
来源:中国吉林网
-
农行日照五莲支行营业部:纸笔架起沟通桥,暖心服务传递金融温度
来源:大众网
-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开展“春日书韵”读书节系列活动
来源:鲁网
-
潍坊寿光:喜迎首季开门红,海外订单传捷报
来源:鲁网
-
临沂六中启阳校区举行“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主题升旗仪式
来源:鲁网
-
临沂朱夏小学开启“心怀温暖 点亮教育”四月读书交流盛宴
来源:鲁网
-
莒南县大店镇街疃小学开展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
来源:鲁网
-
钱塘江畔将添一处“永不落幕的创意发生地”福邸福街6月开街
来源:杭州网
-
美的空调×蚂蚁森林地球日联合直播 共“树”绿色未来
来源:北青网
-
中国航天日│3、2、1!点开!解锁南京“摘星”秘籍
来源:南京日报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艺术学院举办“海阳大秧歌”非遗文创专题讲座
来源:鲁网
-
我国最深陆相碎屑岩油藏累计生产原油逾400万吨
来源:鲁网
-
无痛息肉竟成“夺命癌”!胆囊健康拒绝“躺平”
来源:鲁网
-
高端化|鄂钢高强钢筋荣膺“湖北精品” 以尖端标准引领行业革新
来源:鲁网
-
美鲁纳西村清明活动圆满落幕:缅怀先贤,共筑民族团结
来源:鲁网
-
泰山脚下阅读小火车—出发到泰安市图书馆
来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