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山海共富“金腰带” 千亿交通项目向浙西南大山深处进发

(1/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编织山海共富“金腰带” 千亿交通项目向浙西南大山深处进发

建设中的瑞苍高速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从东海之滨浙南雁荡山麓到浙西南浙闽交界的仙霞岭,一条山海共富“金腰带”正随着浙江省交通集团加快推进瑞苍高速、衢丽铁路、义龙庆高速等总投资近千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正逐渐成形,内畅外联的山区交通体系将更加高效便捷,以缩小城与乡的时空距离,支撑浙南、浙西南山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衢丽铁路穿越5个区县

松阳、遂昌将告别不通高铁的历史

晨曦初露,浙西南群山间响起机械轰鸣声。东起衢州市衢江区,西至丽水市莲都区的衢丽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项目,连接衢江区、龙游县、遂昌县、松阳县、莲都区5个浙西南区县,对全面实施浙江大花园建设,支撑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长160.1公里、总投资267.2亿元的衢丽铁路沿线分布3个森林公园、6个水源保护区,穿越了7条水系。“衢丽铁路沿线自然资源丰富,我们选择把宏伟工程‘轻轻放在浙西南的绿水青山中’。”浙江省交通集团衢丽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伟表示。走进衢丽铁路新塘底大桥施工现场,此地南邻衢江,东靠龙丽温高速,为项目上下行联络线汇聚的“咽喉处”,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标准化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农田与河流的影响。

在设计上,衢丽铁路更是秉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环境优先”原则,通过优化线路、穿山塔桥,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衢丽铁路全线桥隧比接近90%,建设中我们秉持创新驱动,研发了长大隧道机械化配套绿色安全施工技术,相继克服了机械化施工信息系统转换落后、隧道超欠挖稳定性差、隧道衬砌强度低、厚度薄、密实度差等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安全的同时更助力项目实现绿色建造的目标”王伟介绍说。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