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父母:挑战》哲学,共探新时代养育之道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解码《父母:挑战》哲学,共探新时代养育之道

由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与长春市新华书店联合主办的“孩子不是问题,父母才是答案——解码《父母:挑战》的教育哲学”主题对话活动,日前在长春市新华书店“阅悦”咖啡厅举办。《父母:挑战》(2024版)译者冯晓杭、刘娇与长春市心理医院儿童青少年门诊副主任徐淼医生,围绕经典教育著作的当代价值、科学养育理念及儿童心理健康等话题与10余位家长、教育工作者展开深度对话。

活动中,冯晓杭与刘娇分享了翻译经典著作《父母:挑战》的初衷。这部由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于1948年出版的经典作品,强调“父母需通过自我成长解决育儿困境”,两位译者认为这一理念与中国家庭当前面临的“内卷焦虑”高度契合。译者刘娇老师提到,书中“平等沟通”“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等观点,为当代父母提供了跳出“改造孩子”思维定式的路径。

针对科学养育的实践难题,身兼译者与家庭教育实践者的冯晓杭以参加长春市图书书香家庭项目为例,提出“教育是双向成长”的理念。她建议家长通过“绘本共读”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亲子共读不是功利性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共同探索激发孩子内驱力。她展示的家庭书单涵盖哲学启蒙、情绪管理等主题,引发家长对“兴趣与学业平衡”的热烈讨论。长春市心理医院儿童门诊部徐淼医生结合临床案例剖析了“父母言行对孩子人格的隐性塑造”:“我们接诊的青少年抑郁案例中,超八成与父母过度控制或情感忽视相关。父母的情绪稳定性、沟通模式,甚至对失败的容忍度,都在无形中塑造孩子的心理韧性。”

活动最后,三位嘉宾与现场观众就“内卷压力下的兴趣培养”“青春期沟通技巧”等具体问题展开互动。三位嘉宾的解读如钥匙,打开《父母:挑战》的智慧之门——教育不是父母单方面的跋涉,而是两代人心灵的共振。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关工委以书为桥,让经典照进现实,提醒我们:最好的成长,是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像,在共鸣中照见彼此的光。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由长春市图书馆提供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