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让居民乐享“家门口”的文化生活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让居民乐享“家门口”的文化生活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70岁老人走进社区,学习怎样使用智能手机;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参加一堂手工课,或在户外来一场亲子欢乐跑;青年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利用休闲时光来这里“充充电”……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围绕不同年龄段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

“儿童课堂”,厚植“成长沃土”

“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办得真好,孩子们的周末除了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堂,强身健体的户外活动也少不了,已经提前给孩子报名下一期的活动了。”一位参加过商城社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家长说。

各城市社区常态化开展“游有所学、强国有我”“心有山海 筑梦未来”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地考察和兴趣爱好,通过多方链接社会资源,周末为孩子们提供社会实践课堂,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探寻、科技创新体验、自然生态保护和社会公益服务等多种类型,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进一步丰富辖区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以“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为理念,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文化广场、专职消防队等阵地,从儿童成长需求出发,不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从“非遗手工”的匠心传承到“绿色种植”的生态教育,从“红色故事”的深情讲述到“消防救援”的实地感受,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体系,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温馨、活力的成长环境。

“青年夜校”,持续“充电赋能”

“在家门口的‘青年夜校’真的太友好了,不仅方便,课程和时间也合适,白天工作忙,晚上利用闲暇时间来提升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辖区青年林小姐参加运河西街社区“青年夜校”的书法课堂后说道。

为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之余调节情绪、放下压力,社区开设“青年夜校”教学点,引进潍坊硬笔书法协会老年书法家分会,推出书法、舞蹈等多个特色课程,让“下班到社区上课”成为年轻人丰富精神世界的新途径,此外,各社区充分利用闲置空间,打造“共享自习室”“百姓健身房”等“充电站”,让青年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社区文明实践的新生活方式,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

“为老服务”,乐享“银龄”生活

“扇子打开,挥出去。”“大家跟着音乐,1、2、3、4,转身……”每个星期在蝶园的舞蹈室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正指导舞蹈队的队员们学习新的舞步。社区内文化活动接连不断,老人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文化养老已然成为一种银龄生活新风尚。

为全方位服务社区居民,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社区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活动室建设,广泛招募银龄志愿者,组建文化文艺文明实践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体娱乐、帮扶慰问、结对关爱等一系列特色敬老活动。通过“智慧助老”跨越数字鸿沟,“红色代办”享受贴心上门服务,“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以及“重阳写真拍摄”记录美好瞬间等活动,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群体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