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多举措推动民营投资“有得投”“投得好”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业界:多举措推动民营投资“有得投”“投得好”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我们既要让民营投资‘有得投’,还要能‘投得好’。”在近日举办的2025民营经济发展投资高峰论坛上,参会嘉宾表示,民营投资不仅是增强投资活力的重要引擎,也是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的关键力量。要在更多领域,让民营企业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2025年中国的全国两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信号,可以从中寻找到中国发展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民营发展投资。

围绕民营投资“往哪投、怎么投”,侯云春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是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谈到投资时关注的事项,他强调了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即选择优秀的企业团队,还要考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表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庄聪生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有“五张牌”,分别是14亿人口的大市场、产业链最为完整、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如磐石的金融体系。这些发展的优势,将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投资打下基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政策保障,为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了更加宽松、便捷、高效的发展环境。

土壤的滋润,是民营经济投资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金融、科技、文化三大产业功能区的战略规划,这不仅是丰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标,更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无限商机。”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艳红说。

“民营经济虽已成为‘经济顶梁柱’,但仍面临融资难、转型慢、市场壁垒等问题。”中国投资协会新基建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宜峰建议,通过搭建政企对话、产融对接的高端平台,聚焦政策引领、实践破局、创新赋能三大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制度保障、明确的方向指引以及全方位的创新支持。

“积极因素持续增多,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增强。”五道集团董事长刘振认为,民营企业投资要重视人口老龄化、低碳经济等国家发展大势,要扎根产业,布局资产,精选民生刚需赛道,精准运用金融工具,精攻产业运营体系。

有参会嘉宾表示,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投资上,还需要进一步稳定政策预期、完善高质量的公平竞争体制机制、让民营经济融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生态。通过制度性安排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推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