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非遗保护正当时——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开启全球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新篇章

(1/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2025非遗保护正当时——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开启全球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新篇章

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民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舞台,借助优质内容中的文化元素引发全球观众共鸣,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推动中华文化IP持续“出圈”。

(上图为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理事长王维汉)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理事长王维汉向记者介绍到: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凭借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坚定愿景和丰富实践基础,勇担时代使命,全身心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非遗保护事业中去。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军说: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非遗文化既面临现代生活方式变革与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严峻冲击,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文化记忆不断流失;也迎来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高度重视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全球文化消费升级,为非遗的展示、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图为张军(右)与王笳慕(左)在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暨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知名书画家、策展人、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国际非遗系列主题展览策展人、国际非遗文化传播大使王笳慕向记者介绍到:在上述特殊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将继续以全球化视野与创新思维,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全新篇章,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科技文化双向赋能”的新时代文化传播体系。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在2024年线上、线下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深耕多项品牌活动,已经或正在策划实施2025第二届(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2025首届(中国·北京)国际非遗民族服装服饰表演周,以及“中国儿童保‘胃’战”、“我爱中国年”、“我是外交小特使”、“非遗星舞台”等活动。与此同时,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依托短视频平台、新媒体直播技术及元宇宙等前沿科技,打造“线上非遗星主播”、“非遗星舞台”、“非遗传播官”、“非遗体验官”及“非遗星教官”等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突破传统非遗传播边界,通过科技赋能,让非遗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基金会将携手海内外爱心企业、国际组织及相关部门,共同设立“非遗产业孵化基金”、“国际教科文基金”、“非遗奖学金”、“国际非遗文化周”等专项基金,构建非遗文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长效支持机制。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全球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注入新动力。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