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沙龙丨柳埠街道:文旅赋能,绘就柳埠新景

(2/9)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书记沙龙丨柳埠街道:文旅赋能,绘就柳埠新景

主持人:好的,谢谢徐书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如何深挖乡村文化,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请董教授谈谈您的想法。

董彦岭:刚才徐书记谈到了这样一个概念,“农+旅”“文+旅”,这两个概念的落脚点非常好,因为柳埠街道是南部山区典型的街道,有很多特色农产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在此背景下,柳埠的农业概念应该叫做“都市农业”,它的定位是服务于城区的,同时可以将柳埠街道农业打造成济南市区的“后花园”,是节假日市民旅游体验的好去处,节假日近郊游,柳埠街道就是出行的好去处。近年来,近郊游发展得特别快,周末时到近郊游玩一下成了家庭的常态选择,近郊游在未来拥有很大的市场,柳埠作为离济南中心城市很近的街道,一定要把握住这个优势。

主持人:在农旅融合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街道作为基层的关键执行单元,承担起推动本地农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为了切实将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街道究竟开展了哪些富有成效的重点工作?

徐刚:柳埠街道种植主要经济作物3.45万亩,设施农业用地共备案23家,占地475.96亩。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同时,弥补了村庄土地资源分散、开发利用不足的短板,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且设施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部分大棚变身观光采摘园区,为柳埠特色旅游线路“引流”。

柳埠街道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在曲吕峪村、突泉村、赵官峪村等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基地。截至目前,柳埠街道共建设完成200余个设施农业大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规模化效益。同时,将农事体验、观光采摘、农业研学融入农业产业体系中,赋予农业新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