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农商银行:让兰花产业更有“含金量”

(2/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兰陵农商银行:让兰花产业更有“含金量”

每月16日,“兰花大集”准时开集。国兰雅韵区、洋兰异域馆、奇石雅玩坊次第开市,6000余名花商藏友共赴这场“以兰会友”的盛会。1月16日第二届“兰花大集”现场,兰陵县“兰韵沁城,香满兰陵”兰花“六进”活动启动仪式暨 “兰花产业贷” 发布会隆重召开,兰陵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丁晓鹏现场向兰心花社(临沂)花卉有限公司等兰花企业、种植户授信200余万元。“现代兰花产业发展依赖智慧农业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强烈。兰陵农商银行经过深入调研,量身打造了‘兰花产业贷’,额度可达300万元,为传统农业转型和兰花产业起步提供金融支撑。”丁晓鹏介绍。

兰陵农商银行金融创新精准服务兰花产业转型升级。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兰陵现代农业产业园“双园”一体化开发建设过程中,兰陵农商银行组织金融辅导队多次深入园区了解产业布局与融资需求,及时注入信贷资金3000余万元,保障了国兰文化馆、兰花组培实验室等兰花产业前期配套设施顺利建设。“兰花雅集”筹备阶段,兰陵农商银行深入兰花种植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兰花种苗培育企业、兰花花卉销售企业等兰花产业一线走访调研,推出契合兰花产业链发展融资需求的“兰花产业贷”,结合兰陵县兰花 “六进” 活动,将兰花和金融支持政策一起送进各行各业。

“兰痴”老杨: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香

“兰花不能‘看’,而应‘赏’。一赏其香,二赏其花,三赏其叶,四赏其根。”60岁的杨相华有着26年的养兰经验,半辈子与兰相处,兰花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有时候和妻子闹了矛盾,或者有什么烦心事,我就来大棚里看看兰花,心就静了。”

老杨的妻子是来自贵州省的苗族人,26年前,他到贵州从事铁路工程工作,两人结下缘分。云贵高原苗岭深处盛产兰花,老杨把它和爱情一起带回了家乡。“最初,兰花只是我的副业和爱好,现在发展成主业了。这么多年养下来,我从没在兰花上赔过钱,因此我对兰花产业前景非常看好。”今年,老杨受兰陵县兰花协会的邀请,带着他的兰花离开乡镇老家的弓形大棚,入驻了“兰花雅集”的智能化温室。

第一届“兰花大集”开幕前夕,老杨遇上了难题:要参展的精品兰花数量不够,至少还需要20万元的引种资金。“咱最怕欠人情,贷款不得托关系找门路?”老杨望着兰花直搓手。他没想到兰陵农商银行“大挎包”移动金融服务队竟“不请自来”,更让他瞠目的是,隔天上午手机就跳出20万元资金到账提醒。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