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园共迎客606.32万人次

·假期盘点之游园·
清明假期,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606.32万人次,同比增加10.5%。其中,北京市属12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25万余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玉渊潭。本周,各大公园依旧春花烂漫。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香山公园即将启动以“香山春望”为主题的花卉环境布置,景山公园牡丹文化节也将开幕,为游客“错峰赏花”提供新选择。
百名师生共绘“红色足迹地图”
清明假期,北京市属公园融合追思缅怀与踏青赏花,开展23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百余场义务讲解服务,让游客在园林胜境中缅怀先烈、感悟历史。
在陶然亭公园,贯穿全年的青年师生共绘“红色足迹地图”活动启动。首场活动上,来自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学院、月坛中学、北师大附中、陶然亭小学等大中小学的百余名师生,共同绘制一幅近3米长的手绘图卷,勾勒公园东门至慈悲庵革命旧址的红色游览线路。同学们手持画笔,选用不同色彩描绘公园的美丽景色,让整张地图层次分明,也将自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深深敬意倾注其中。
百余名大中小学师生还来到高君宇烈士墓前,怀着崇敬之心,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默哀、献花,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陶然亭公园红色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同打卡慈悲庵革命旧址,参观“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聆听学生志愿者讲解,感受先辈们的热血与信念。
在中山公园,“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报名参与。研学队伍来到中山堂,听讲解员讲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以及与中山公园的历史渊源。随后,研学队伍参观了中山像、保卫和平坊,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背后的历史故事。最后一站是来今雨轩茶社,在这座见证了新文化运动重要时刻的建筑外,讲解员为青少年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故事,一同重温《少年中国说》,青少年的读书声仿佛与百年前的青春呐喊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