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县一品”,解码齐鲁银行潍坊分行“三农”方法论
3月12日,王忠亮拉开自家恒温库的大门,检查大姜储存情况。“低价收高价卖是大姜收储生意的利润保证,这批库存收在2月份,当时价格是两块多,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块五。”王忠亮说,“大姜单价高,大规模收储对流动资金是考验。”
今年,王忠亮的收储计划是600吨,每吨收储成本在6000元左右,资金缺口成了他收储路上的拦路虎。“我们这种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担保方式和明确的资产评估标准,贷款不易。”王忠亮说,“好在齐鲁银行为我办理了‘大姜贷’,帮我及时补充了流动资金。”

图说:王忠亮向齐鲁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大姜收储情况
齐鲁银行安丘支行客户经理于浩东介绍,“大姜贷”面向大姜产业链上的主体,借助潍坊市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通过再担保集团提供的“见贷即保”服务,为其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从资料收集到放款仅用72小时,比传统贷款节省了7天时间,利率还优惠了1.5个百分点。”王忠亮说,这笔资金让他赶在3月前完成了全部收储。
在当地,通过“大姜贷”受益的姜农不仅是王忠亮个例。据介绍,齐鲁银行潍坊分行创新“大姜贷白名单”模式,选择生姜种植、加工和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石庙子村作为试点村,通过与村“两委”的深度合作,开展“背靠背客户评级预授信”,并推出以农户子女为担保的“亲情担保”模式,一方面提高贷款投放的精准度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构建起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目前已对该村23家种植户、7家加工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累计预授信1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