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非遗匠心映校园 文化传承绽芳华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教育 频道  >  正文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非遗匠心映校园 文化传承绽芳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保护与校园美育深度融合,近日,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与淮安市文化馆联合主办的2025年美育广场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共启文化盛宴:非遗技艺点亮校园‌

活动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展示中拉开帷幕。博里农民画、绒花绒鸟制作、传统结艺、糖画等淮安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一堂,传承人以指尖匠心展现文化瑰宝的魅力,瞬间点燃现场师生的热情。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申高青表示,淮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非遗资源承载着地域文脉与民族智慧。学校将依托“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推动非遗进课堂、进生活,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淮安市文化馆馆长干露表示,校地合作是活化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期待通过资源共享、技艺共研,让非遗在校园沃土中“活”起来、“潮”起来,为青年成长注入文化自信的力量。

‌深化校地合作:美育实践基地启新篇‌

仪式上,校、馆双方领导为“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学校美育工作迈入“非遗+教育”新阶段,并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美育导师”聘书。未来他们将通过课程教学、技艺传习等形式,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博里农民画传承人潘宇表示:“非遗的延续需要年轻人的接力,希望同学们在体验中感悟匠心,在实践中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

沉浸式体验:非遗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师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导下尝试绘制农民画、编织传统结艺、制作绒花。糖画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队,甜蜜的技艺引得阵阵赞叹。现场同步展出了非遗作品、学生创意设计及校地合作成果,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令人耳目一新。电子工程学院张同学表示:“亲手制作绒花让我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信仰。”

此次“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是学校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以美育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发非遗课程、举办技艺竞赛、孵化文创项目,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传承与青春成长同频共振,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新生力量。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