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钟睒睒的下一个目标

(1/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农民钟睒睒的下一个目标

高原的夜晚总是比平原来得更晚一些。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下午7时多,太阳仍高悬着。

刚刚落成的茶仓茶叶初制厂正迎来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劳碌了一天的茶农们,肩挑手扛着自己采摘的茶叶赶到这里,过磅称重,领取收入。

罗晓东是茶厂的员工。看着茶农们排着队翘首等待卖茶叶的场景,他感慨万千,拿起手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千里之外的一个朋友:“您带动了多少农户!大家都很感谢您!”

自2024年12月起,农夫山泉在云南的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思茅区、景谷县,以及临沧市临翔区、云县等地,相继捐建了5座现代化茶叶初制厂。

初衷有二:一是想让当地茶农跟着公司一起搞“标准化”,通过茶产业升级带动农民素质提高;二是,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简单地说,就是让农民更能干、更有钱。

怎么干?

茶厂里的革命

51岁的茶农左正兰,从出生起就在茶山上,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大理城,她只去过两次。可如今,她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匀堆……这些她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活,都已被茶叶初制厂的机器取代。

“以前茶叶卖出门就不知去向,现在能知道它变成什么产品。”左正兰只知道农夫山泉卖水,没想到农夫山泉还做茶。当然,她更没想到,自己种的茶叶,能被用来做农夫山泉的茶。

这无疑是左正兰与现代农业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在此之前,她所有的劳作都凭借“经验”。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