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农担行”主题活动在杭举行

(1/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共探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农担行”主题活动在杭举行

浙江在线4月15日讯(记者 谈佳轶 通讯员 梁亚洲)当智能杨梅大棚点亮夜幕,无人机飞过千亩良田,可移动猪舍带富一方,新质生产力正不断赋能农业产业。

2025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财政金融协同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近日,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农担行”主题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国家农担公司及全国10家省级农担公司的负责人、地方财政及新农人代表齐聚一堂,探索财政金融协同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共谋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新路径。

精准服务,万亿金融活水浇灌新农沃土

2016年,国家农担公司正式成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应运而生。近十年来,这一体系累计撬动超过1.6万亿元金融活水,覆盖全国99%的县域,服务超461万个农业项目,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44%,平均融资成本低至4.4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感显著提升。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尤其是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要使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新生代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龙头,离不开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机制,持续撬动金融资本流向农业领域。在浙江,浙江农担公司在全省推出“浙里担·农创贷”“浙里担·青农贷”等特色产品,为浙农英才、头雁、农创客在内的“新农人”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模式,既缓解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顾虑,又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财政金融多方协同,激活生产要素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