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家公募业绩出炉,9家净利润超10亿,近半数净利缩水,公募降费影响显现
营业收入稍有下滑的万家基金,截至2024年底公募管理规模合计4998.6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81%。但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已披露年报中,旗下公募产品2024年底合计管理资金资产较2023年增加25.78%,但管理费减少4.11%至16.58亿元。
收入的下滑,对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的经营也带来较大挑战。纳入统计的基金管理人中,16家去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这些下滑的公司中,超七成净利润同步下滑,仅有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海基金等4家管理人实现增利。
除了中海基金因原有基数较小,去年得益于债基公募规模增长,公司扭亏为盈;其余增利的均为头部公司。中泰资管去年净利润4767.09万元,同比减少1.74亿元,减幅达78.57%。中泰证券年报提到,中泰资管公募基金规模和业绩持续提升,公募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去年中泰资管手续费收入减少及销售费用等增加。
此外,由于去年债牛行情,债基规模攀升主动权益基金下滑,成为行业共同趋势。中基协数据显示,去年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4438.53亿元,而债基规模增加1.53万亿元。同时,被动化投资背景下,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增加1.62万亿元。
但相较于主动权益基金,债基、被动指数型基金整体管理费率较低。以往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比重较大的基金公司,即便近年加大发力债基、被动指基等,短期也难以抵消规模流失的影响。
比如,交银施罗德基金是目前披露数据的公司中,去年净利润下滑最多的一家。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79亿元,较2023年减少3.22亿元,减幅为26.81%。交通银行年报提到,去年,交银施罗德基金加速布局被动指数产品以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