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救援老兵和他的20年“橙色逆行”

(5/8)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军事 频道  >  正文

一名救援老兵和他的20年“橙色逆行”

前不久,参加“应急使命·2021”演练,贾树志又一次踏上巴蜀热土,又一次被热情善良的人民所感动。有人慕名而来,想要给救援队送些物资,被队员们婉言谢绝。

透过那些热情的面孔,贾树志想起8年前芦山地震救援回撤时的场景:自发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堵塞了长长的街道,他们对队员们一次次道谢,甚至追着大巴车跑出了很远很远。

在灾区人民眼中,救援队员们都是英雄;灾难发生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生命至上,请不要放弃希望!”废墟上,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这句承诺像一个灯塔,照亮了黑暗,带来了希望。为生命而战,踏着一路逆行的征程,贾树志和他的战友们翻山越岭,成为废墟上的希望使者,在一片荒芜中洒播甘霖。

升级换代,进入救援3.0版本

“A区发现幸存者!”在“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练中,贾树志冷静地呼叫。搜救犬在废墟中搜索,无人机吊载红外生命探测仪在空中定位,指挥部很快标定了一个个代表生命迹象的红色标志。

“如今,5G远程超声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装备的应用,已不是稀奇事。”贾树志介绍,相较于汶川地震时的肩扛手搬,激光坍塌预警仪、金属弧切割器等大量搜救仪器,成为了节省救援黄金时间的利器。

看到这一幕,寻常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支队伍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成长。

汶川地震让他们认识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完善装备、加强训练,实现由轻型向重型的转变。想要达到国际重型救援队的标准,侦检搜索、营救、医疗急救、通信、动力照明、运输、个人防护和后勤等八大类设备,都需要救援队员们学习掌握。

救援事关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们摒弃陈旧的训练方法,打破以往的救援观念,将联合国测评标准与行动规范深度整合融合。针对国际救援队准备、动员、行动和撤离等4个阶段与管理、保障、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等5大能力,他们规范了18项近150个训练课目。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