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八试飞多磨难……为了数据!试飞员遇险拒跳伞

(1/5)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军事 频道  >  正文

歼八试飞多磨难……为了数据!试飞员遇险拒跳伞

你知道研制新中国

第一架先进战机

经历过多少次生死吗?

在摸索前进的试飞路上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但他们说:

“这条路总得有人去蹚!”

问题暴露!

歼八试飞多磨难

1968年,两名空军飞行员尹玉焕和鹿鸣东,接到了试飞歼八的任务。

尹玉焕有试飞歼七的履历,而鹿鸣东却毫无新机试飞经验。首先执行歼八首飞任务的是尹玉焕,当他驾驶着歼八平稳降落时,作为备份的鹿鸣东,淹没在沸腾的人群中。

歼八完成首飞任务后不久,就遭遇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在接近音速飞行的时候,飞机会出现强烈的抖振。这个问题不解决,飞机就难以实现超音速飞行。

而试飞员的亲身体验,就是最直接的参考“数据”。由于试飞的原型机只有一架,需要两名飞行员交替试飞。而毫无新机试飞经验的鹿鸣东,这时却毅然决然地登上战机,准备试飞!

竹竿系上毛线条

他给歼八抖振问题定性

歼八无法进行超音速飞行,残酷的现实横亘在它逐梦的路上。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立刻派出测试人员赶到沈阳。测试结果表明,问题大致出在后机身。

要实现高空高速,战机的外形设计就变得更复杂,时任歼八副总设计师的顾诵芬正是这一领域的负责人。

为了看后机身的流场情况,他拿了一根竹竿,上面系了一个毛线条,发动机在地面发动的时候,他就到后机身去比。办法虽土,但是给顾诵芬一个直观感受:后机身正是命门所在。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