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停滞、暴力裁员风波中的轻松筹:IPO还有戏吗?

(3/5)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融资停滞、暴力裁员风波中的轻松筹:IPO还有戏吗?

2、硬伤

大病筹款确实能够帮到一部分急需救命钱的人,但商业公司是需要盈利和生存的,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公义或慈善性质。

做好这个定义后,我们不难发现轻松筹之类的平台与保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他不是慈善机构。正如王多鱼在《西虹市首富》中就曾说过:我做的不是慈善,是生意。

对于众筹平台来说,病人数量就是流量,是众多平台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模式下,谁能够拉到更多的病人谁就是赢家,因此才会有水滴筹和轻松筹的地推团队为了抢一个病人而大打出手的桥段。

以保险公司为例,保险公司的销售面对着严格的KPI考核,为了业绩到处拉客户。与其相似的是,互助平台的筹款顾问也以“扫楼”的形式在医院病房询问,按单拿提成。区别之处在于,保险公司会在出险后未能如实告知的情况下拒赔,而筹款平台并不审核。

轻松筹之所以风靡朋友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乎没有任何门槛。面对着随便怎么填都没人查的病人资格审核制度,平台仅仅声明“真实性由信息发布者负责”,在慈善的大旗遮蔽下名利双收。

前期发布信息没有审核,后期善款使用没有监督,这样消磨人心的善良,终归让大多人开始漠视生命,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绝望。

那么,为什么众筹平台不进行深度审核?

一方面,做信息核实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做大资金池的规模就等于更好看的数据,更高的营收,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融资。这样一来,捐赠者和受益人都得到了自我满足,平台自然也乐在其中。

水滴互助和轻松筹的模式有点像保险,但是又不如保险的刚性赔付。总之,这种前置收费模式的互助恰恰是监管的空白地带,总会有人披着慈善的外衣投机取巧。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表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文中指出,“最近一段时期野蛮生长的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

文中还直接点名部分平台:“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可以期待的是,监管部门已经进场控制了。

3、差等生?

就业务能力来说,轻松筹起初并不是一个差等生。

据悉,轻松筹在2019年就实现了盈利,而水滴公司的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的总亏损近12亿。

作为一个慢节奏的互联网+公益企业,卖保险这种盈利方式始终吸引着众筹平台。在众筹的业务越来越难做的当下,互联网保险自然而然就成了众筹平台的必争之地。

目前,轻松e保的用户已突破500万,轻松筹旗下轻松互助、轻松e保业务同样领跑行业,轻松互助增速是行业第二名的5倍。

但资本看到的从来都是机遇。与水滴筹“快、准、狠”的资金投入相比,轻松筹的步子迈得较小,如今可以说已经掉队。这种市场潜力是轻松筹在过去五年中没有展现给资本市场的,它过于稳健,因此缺乏了爆发力,未能进入资本的候选名单。

今日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