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不开刀也能科学减重的“消化道立交桥”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健康 频道  >  正文

“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不开刀也能科学减重的“消化道立交桥”

现代人的生活被996、高糖高脂饮食和久坐习惯裹挟,体检报告上的“超重”“脂肪肝”字样,与胃镜检查的干呕感一起成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济南南郊医院携手日本千叶癌症中心消化道权威相马宁教授,引入国际领先的内镜介入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无需开刀、无惧反弹,让科学减重与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针对日益高发的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内镜下胃转流支架减重术通过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特殊膜状套管,通过物理隔离减少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糖脂吸收效率。同时,套管的存在可干扰胰岛素抵抗相关激素信号,在减重的同时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指标。

相比传统外科手术,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微创可逆:全程仅需 10-15 分钟,3-6 个月后可轻松取出支架,恢复原有消化道结构;✅ 快速见效:临床数据显示,术后 3 天平均减重 5-8 斤,3 个月减重 10%-20%;✅ 适用广泛:尤其适合轻中度肥胖合并代谢疾病、药物治疗无效或需术前减重的患者;✅ 并发症少:无需开刀,感染风险低,术后 24 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作为内镜减重技术之一,内镜介入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可逆性好、并发症少和性价比高的减重治疗新方法,成为中、重度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内镜介入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技术借鉴胃转流手术原理,主要在部分小肠上“下功夫”。人的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化学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之后,基本完成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被小肠黏膜吸收。

通过在胃镜下向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条60cm的生物管状支架(软质套管),食糜和十二指肠/近段小肠黏膜被隔离开来。

内镜介入胃转流支架系统

进食后,食物在胃内经过初步消化形成食糜,食糜通过胃幽门,在胃转流支架内通行,避免了与十二指肠和近段小肠黏膜接触,胆汁及胰液等被隔离在支架外,和食糜“分流”并于远端汇合,减少了消化开始的有效“肠”度。达到食糜与消化酶延迟接触,并减少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能量吸收的效果,实现治疗中、重度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胃转流支架减重适宜哪些人群?

当然,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用的人群,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并非人人都能做。它主要适用于:经生活方式调整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体重的18-60周岁肥胖患者。主要适用于以下BMI超过一定标准的患者:

1、BMI≥27.5kg/m²,无论是否合并肥胖相关疾病者;

2、BMI25.0-27.5kg/m²,且腰围≥90cm(男性)或≥85cm(女性) 的腹型肥胖患者;

3、BMI25.0—27.5kg/m²,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体重,合并至少一项肥胖相关疾病者。

具体是否适用胃转流支架置入术,还需医生结合患者的全面身体检查结果、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病”,济南南郊医院以毫米级精度和全周期管理,重新定义科学减重!立即行动,让健康与轻盈不再是奢望!

责任编辑:吴英兰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