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黄仁勋为“看空”量子计算认错,宣布建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与谷歌、微软开启新竞争

量子计算短期内会迎来商用,不会取代经典计算机

活动中,这些量子计算公司的高管介绍了量子计算的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离子阱、超导体、光子、中性原子等,并强调了自家路线的优势,以及技术和商业化进展。

比如,采用离子阱技术的IonQ,其CEO Peter Chapman认为这种路线可以在室温中运行,并具备光学互联能力,实现“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全球最高”,降低了纠错成本与系统复杂度。

法国公司Pasqal的CEO Loic Henriet则介绍了中性原子的进展,认为这种路线最大优势是可扩展性。目前,该公司已部署了四台量子计算机,以推动产业化。这些反映出,目前量子计算还处于探索期,技术路径还尚未收敛。

对于应该如何看待量子计算,黄仁勋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把量子计算视为科学仪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

他的回答是,大家认为计算机应具备通用性、可扩展性、稳定运行能力,而量子计算更应该被视为专用的加速器或科研工具看待,避免概念混淆。

“很久以前,有人问我,加速计算有什么用?我当时说这将取代计算机,成为新的计算方式。一切都会变得更好,但结果证明我是错的。”黄仁勋并不担心量子计算未来会威胁英伟达。

这些企业高管多数表示,即使量子计算机在某些任务上会超越英伟达的GPU,但量子计算机不会取代经典计算机。

如Pasqal公司前述负责人就认为,量子计算机将会充当加速器的角色,并与经典计算机一起工作,而不是取代。

2025 03/21 17:00 搜狐科技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黄仁勋为“看空”量子计算认错,宣布建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与谷歌、微软开启新竞争

(3/6)
明珠号